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中介巨无霸”贝壳找房的日子也并不轻松。
外界注意到,其净利润增速未能跟上营收步伐,而管理层薪酬与一线经纪人收入的悬殊对比同样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营收增长,但利润缩水
2025年上半年,贝壳找房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实现营收493.4亿元,同比增长24.1%,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7.2%至21.6亿元。
回溯2024年上半年,其净利润曾同比骤降42.4%,如今降幅收窄却仍未摆脱“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再来看支撑贝壳营收的两大核心业务,二手房交易作为传统基本盘,似乎进入到了瓶颈期。2025年上半年二手房净收入仅136亿元,同比增幅仅4.0%,更关键的是二季度收入67亿元,同比下降8.4%,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收入下滑。
根据某财经媒体分析认为,地方中介联盟通过限制房源共享,削弱了贝壳引以为傲的ACN网络优势,直接导致存量房佣金率下降0.2个百分点;同时为稳定经纪人队伍,链家品牌将固定薪酬占比从30%提升至40%,双重因素挤压了二手房业务的利润空间,使其利润率从曾经的49%跌至如今的约40%。
此外,新房交易虽呈现规模扩张态势,2025年上半年营收167亿元同比暴增29.9%,但盈利贡献却缩水。
开发商对佣金率的压价力度不断加大,要求下浮0.3-0.5个百分点,部分二线以下城市新房业务毛利率甚至跌破20%,使得新房业务利润占比从2024年的26.6%降至24.8%,利润率也从峰值27.2%滑落至20%左右。
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贝壳推出“省心租”模式进军租赁市场。该模式虽保障了房东空置期的房租收入,却被曝对房东压低租金、对长期租客提高租金,引发部分用户不满。
更关键的是,租赁业务还尚未成为盈利支撑,反而因运营成本高企在一定程度上给整体毛利率带来影响。
高管与普通经纪人5399倍的薪酬差
随着半年报的发布,贝壳高管的薪酬问题也引起了市场注意。
根据公开财报及媒体报道,2021-2022年贝壳连续亏损期间,CEO彭永东的年薪从847万元飙升至7.13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盈利,高管薪酬占比高达29.6%,远超国际同行3%-5%的合理水平。
贝壳2023年年报明确显示,彭永东当年薪酬由“福利津贴、绩效奖金、股份支付薪酬、退休金计划”等构成,合计7.13亿元,其中股权支付部分占比高达98%,现金部分(薪金+绩效奖金)仅约1176万元,且行权价仅为市价的38%-62%,高管可提前锁定丰厚收益,却无需承担业绩对赌压力。
同样,根据其发布的年报,2022年贝壳亏损13.86亿元时,彭永东薪酬仍逆势涨至4.75亿元,其股权激励解锁条件仅与任职期限挂钩,与净利润、市占率等核心指标无关,似乎背离了股权激励促进公司长期发展的初衷。
与高管天价薪酬形成极端反差的,是基层经纪人的生存现状。贝壳平台近50万经纪人2024年人均年收入仅7.42万元,彭永东的年薪竟是经纪人平均收入的5399倍。
同时,多家媒体证实贝壳推行“借薪制”,经纪人并无底薪,当月未开单只能领取最低工资,开单后还需从提成中扣除此前领取的保障薪。以一套200万元的二手房为例,经纪人到手佣金约3万元,而成交周期往往长达数月,分摊至每个月后实际收入往往低于 3000 元。
这一水平不仅低于链家品牌经纪人17.4万元的年均收入(含五险一金),还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标准,凸显出平台内不同层级经纪人及与行业基准的收入差距。
与此同时,贝壳借助ACN模式形成的市场优势不断提高抽佣比例。二手房交易抽佣3%,新房渠道佣金率高达4%-10%,2024年广州部分区域甚至上调至23%,导致加盟商利润锐减30%,消费者也频频遭遇捆绑收费、信息泄露等问题。
“一体三翼”第二曲线待突破
目前,贝壳已经开始打造“一体三翼”战略这条第二曲线,以“稳固房产经纪基本盘,拓展家装、租赁、贝好家业务”为方向寻求突破。
作为“三翼”之一的整装业务,贝壳曾通过收购圣都家装实现快速扩张,但2024年终止对空间智慧剩余股权的收购,或暴露了反垄断审查带来的政策风险。
家装家居领域的自建能力打造,仍需应对供应链与服务流程的固有复杂性。供应链涉及品类繁多,施工环节标准化程度待提升,2024年基础装修工期等行业常规周期尚未明显缩短,而工地管理透明度、材料品质一致性等问题也是行业内常见的用户关注焦点。
从经营数据看,贝壳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家装家居业务净收入达75亿元,保持了增长态势。不过,该业务与新房交易场景存在较强的协同性,其客户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新房业务的转化,若新房成交规模出现波动可能会对其长期增长节奏带来影响。
租赁业务虽在2024年实现管理房源翻倍至43万套,但服务成本同比激增121.02%。这与长租公寓行业的特性密切相关,空置期损失、运营服务人力成本、房屋装修维护等均属于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刚性支出,且租金定价受市场环境与政策导向影响,溢价空间相对有限。
而贝好家业务采用重资产模式,与贝壳长期以来的轻资产基因似乎存在一定的冲突。重资产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回报周期长,在当前贝壳盈利承压的背景下,不仅难以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反而可能加剧资金链压力。
贝壳找房或需重构薪酬与业绩的关联、平衡各方利益、找到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来源于媒体报道及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