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3岁男亲测:一瓶酒能降38mmHg!喝酒真能降压?医生实话实说

0
分享至


进藏第1天,晚上正抓着氧气管狂吸,朋友小李给我发了个微信:

“喝了一瓶葡萄酒前的血压130/99。
喝了一瓶葡萄酒后的血压92/57。”

怕我不信,他还很细心的配了图


果然是有图有真相!我被他萌笑了,在高原缺氧变得稀里糊涂的大脑突然间有点清醒,索性披衣坐起。


43岁的小李发现血压高1年了,血压最高的时候170/110mmHg,吃药治疗后已降到正常范围。

小李性格开朗,心宽体胖又喜欢开玩笑,平时来就诊的时候总是套我的话,问我能不能多喝一点酒,因为酒桌上总听说喝酒能够活血化瘀降血压。

很显然,作为一名资深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我是不会上当的。

但这家伙贼心不死,用他的话说,他这个人很有“钻研”精神,此处双引号必须是贬义。


果然,他还是用自己的身体做了几次酒精的实验,今晚的结果似乎验证了他的理论:喝酒能够降血压。

其实,这种说法一直都有。

一瓶酒下肚,为什么血压会神奇的回落38mmHg,甚至正常?

要弄明白这个原因,我们先说一说喝酒对血压的短期影响和后续的影响。


研究显示,饮酒后6小时:

如果是少量饮酒(酒精量≤14g),对血压没有显著影响,但会增加心率。

如果是中等量饮酒(男性为14-30g,女性为14-20g),收缩压和舒张压会有所下降,在7小时后恢复正常。

如果是大量饮酒(男性>30g,女性>20g)后,血压在最初12小时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13小时后血压上升。

ps:这里附有不同类型的酒,多少克对应多少毫升的换算表。


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小李喝了一瓶葡萄酒,回家后收缩压降了38mmHg,舒张压也降了很多。

心路星尘:

但我们并不建议通过饮酒来获得短时的降压效果,这有点类似“饮鸩止渴”。而饮酒对身体的伤害也并不只限于心血管,对肝脏及其他脏器同样会有损害。

事实上,饮酒后出现的血压下降只是一种短暂的生理假象,少量饮酒初期,酒精会扩张血管,使血压暂时下降。

但这种“降压效果”转瞬即逝,随后就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飙升。

2024年8月,也就是去年援藏时得知,当地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这和高原环境有关,当然也和大量饮酒及饮食习惯有关。

链接:


今年再次参加“西藏人人健康院士专家进藏”活动,去之前受灾严重日喀则定日县乡村,海拔接近4500米,比去年的多角乡更高,就在珠峰附近,也不知道他们的酒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但我知道,我的血氧饱和度肯定是下降了!


我国有2.45亿高血压人群,患高血压同时在喝酒的朋友并不少,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工作的需要、生意的应酬、情感的发泄……。

醉眼敬的是生计,醒时偿的是健康!

能戒酒,当然是最好的。

但很多朋友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所以对于高血压的人群,如果不得不饮酒,我们给出的建议是“限酒”。

大量饮酒对身体必然有害,这已成为定论。


但我国是一个酒文化的国家,饮酒的历史已有数千年。

东汉曹操在《短歌行》中就写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商周精美的青铜酒器,充斥着礼乐文明,更是社会地位与权力的象征。

李白的《将进酒》以酒喻人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在《水调歌头》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古人将醉酒分为九重境界:小酌、微醺、浅醉、沉醉、酣醉、烂醉、酩酊、癫狂、骇俗。也常有“酒助诗兴、情致陶然”的雅趣。

其中"小酌"是最初的境界,被认为是最佳饮酒状态,大约一两白酒或者一瓶啤酒,微醺其次。

当然,我觉得这很可能是好酒之人写的,总要有些冠冕堂皇的借口吧,嘿嘿。

那么喝多少对身体影响小或者有益?

这其实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适度喝酒对心血管有益,但多数研究还是认为即便少量饮酒也对身体有害。


心路星尘:

近日一项纳入23篇研究60万人的Meta研究显示,男性每日摄入12g酒精和女性每日摄入24g酒精,就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达10%-12%,比吃过多盐引起高血压的风险略低些。

但随着摄入酒精的增加,饮酒导致高血压的风险会迅速上升,而且近乎呈线性关系。

因此,最安全的饮酒量就是不喝酒,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而如果需要饮酒,那么女性每天的摄入量≤15克,男性则≤25克


如果高血压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这时候就不是限酒,而应该是戒酒。

抬眼向窗外望去,高原的星空无比璀璨,眨着眼睛恍若在嘲笑酒精“降压”的幻象。


突然感觉一阵头痛,这才想起我是在4000米以上的日喀则,明天要去的定日县村庄接近4500米,刚刚才一阵4.5级余震。


工作行程安排得很紧,把氧气一挂,睡吧。

心路星尘: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主任医师,漳州市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委,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

疾病重在预防,健康源于态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路易吉穿囚服出现在庭审中,在狱中壮实了,他的命被女律师保住了

路易吉穿囚服出现在庭审中,在狱中壮实了,他的命被女律师保住了

近史谈
2025-09-18 05:06:34
化骨水夺命后续!受害人将火化,丢弃人已锁定,来源被扒引起恐慌

化骨水夺命后续!受害人将火化,丢弃人已锁定,来源被扒引起恐慌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8:59:46
苏有朋的瓜,这次有点大……

苏有朋的瓜,这次有点大……

可乐谈情感
2025-09-18 07:44:43
​必胜客被指19元果汁是果粒橙倒杯里,网友吐槽:钱太好赚

​必胜客被指19元果汁是果粒橙倒杯里,网友吐槽:钱太好赚

商业透镜
2025-09-18 15:54:03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之后强奸了我

特朗普被裁定性侵,79岁女作家:他强迫我靠墙上,之后强奸了我

妙知
2025-09-15 15:09:35
女子被闺蜜砍伤:拒2万和解,当事人发声,真实原因曝光警方介入

女子被闺蜜砍伤:拒2万和解,当事人发声,真实原因曝光警方介入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7 19:42:43
湛江吃饭有多贵?在吴川市中心吃了碗牛腩粉,结账时价格不...

湛江吃饭有多贵?在吴川市中心吃了碗牛腩粉,结账时价格不...

今日美食分享
2025-09-18 13:39:50
内塔尼亚胡不装了,放话要报复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内塔尼亚胡不装了,放话要报复中国,中方的回应,给美以提了个醒

影孖看世界
2025-09-18 13:21:16
穆里尼奥:我能了解拉热此时的心情,因为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穆里尼奥:我能了解拉热此时的心情,因为我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直播吧
2025-09-18 12:16:28
老人最适合吃的高蛋白,鸡蛋只排第5,第一名很多人都不知道

老人最适合吃的高蛋白,鸡蛋只排第5,第一名很多人都不知道

素衣读史
2025-09-18 13:52:03
活活被国人捧上天的3大“伪豪车”,国外没人要,国内却当成宝?

活活被国人捧上天的3大“伪豪车”,国外没人要,国内却当成宝?

刘哥谈体育
2025-09-18 14:33:06
迄今为止,罗永浩是最爱护贾国龙的人

迄今为止,罗永浩是最爱护贾国龙的人

桉予
2025-09-17 16:06:37
网传京东“服装真5折”将升级回归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大牌云集

网传京东“服装真5折”将升级回归 耐克、阿迪达斯等一线大牌云集

潮汐商业洞察
2025-09-17 17:38:31
男子养蛇13年,察觉它最近不吃东西只盯人,兽医惊呼:赶快送走

男子养蛇13年,察觉它最近不吃东西只盯人,兽医惊呼:赶快送走

今天说故事
2025-08-27 10:49:12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罗列思维
2025-09-10 18:44:59
国防部长董军喊话“台独”:解放军随时准备着

国防部长董军喊话“台独”:解放军随时准备着

中国日报
2025-09-18 18:21:17
关系藏不住了!55岁才当父亲的张泽群终于坦白和董卿的关系

关系藏不住了!55岁才当父亲的张泽群终于坦白和董卿的关系

小厨说体育额
2025-09-18 12:40:37
地铁站三孩留守后续,父亲说出背后原因:父母去世妻子跑了还失业

地铁站三孩留守后续,父亲说出背后原因:父母去世妻子跑了还失业

鋭娱之乐
2025-09-17 21:01:50
吃降压药一滴酒不能喝?提醒:长期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4物”

吃降压药一滴酒不能喝?提醒:长期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4物”

泠泠说史
2025-09-18 14:55:29
沈阳太二酸菜鱼被曝已全部闭店,客服:属实,最近一家闭店时间是9月1日

沈阳太二酸菜鱼被曝已全部闭店,客服:属实,最近一家闭店时间是9月1日

极目新闻
2025-09-16 14:37:26
2025-09-18 19:43:00
心路星尘 incentive-icons
心路星尘
疾病重在预防!心血管内科主任
26文章数 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35岁儿子的智力停在2岁 56岁单亲妈妈自驾带他游中国

头条要闻

35岁儿子的智力停在2岁 56岁单亲妈妈自驾带他游中国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数码要闻

2025苹果配件新品 最值得买的竟是SE?Apple Watch&AirPods Pro上手体验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遇袭后首次现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