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州监管分局和丽水监管分局同时公布了对温州银行的行政处罚信息。
温州银行总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等”违规行为被罚款100万元,相关责任人陈汉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
同日,温州银行丽水分行也因“员工行为管控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款70万元,另一相关责任人王俊被警告。
风口财经注意到,这并不是温州银行今年首次收到罚单。2025年以来,温州银行已收到多张罚单,累计罚款金额超300万元。4月,该行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被罚款225万元;7月又因未对理财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投资参照自营贷款管理被处以罚款35万元;去年6月,温州银行丽水分行因贷前调查未尽职,被罚款30万元。
而此次被终身禁业的责任人陈汉,此前曾在温州银行担任杭州分行副行长,绍兴分行筹建组负责人、行长等职位。2021年8月,陈汉被免去温州银行绍兴分行行长一职,12月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资产质量暗藏风险
罚单背后,温州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正在亮起红灯。
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6.64亿元,同比增长14.23%;但归母净利润仅为11.47亿元,同比增速放缓至2.53%。营收与净利润出现如此大的增速差值,最主要的原因是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长。
上半年,温州银行的资产减值损失为2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6%。从2024年的数据看,尽管温州银行去年不良率下降至0.87%,但这是建立在核销了31.55亿元的不良贷款基础上,同比增加了41.61%。
更为隐忧的是,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截至2024年末,关注类贷款余额为86.24亿元,占总贷款的2.9%;贷款逾期率也从1.84%上升到1.99%。
图源:温州银行官网
IPO长跑与内部治理挑战
温州银行是一家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城商行,其IPO之路已进入第17个年头。自2008年首次股东大会讨论上市事宜以来,温州银行经历了两次上市辅导、更换保荐人、地方政府多次推动。
2009年温州银行曾通过上市辅导期,但截至目前尚无实质进展。中金公司在关于温州银行上市辅导进展报告中指出:“温州银行目前仍有部分自有房产、土地及租赁房产存在权属瑕疵”。
同时,中金公司还表示:“结合当前监管要求及商业银行上市审核重点关注问题与其他中介机构对辅导对象就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等领域予以辅导。督促温州银行就近期受到的行政处罚完成整改工作”。
这些情况表明,温州银行的IPO之路仍然充满挑战。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方面的问题或将成为阻碍其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风口财经记者针对为何管理漏洞频出、罚单中提及的“贷款三查不尽职”具体涉及哪些贷款业务等问题联系温州银行,截至发稿暂未收到有效回复。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宋光耀)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