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颐菲 记者 张宇)2025年9月21日是第32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早防早治,守护认知”。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传来喜讯——成功为一名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仑卡奈单抗治疗。
张阿姨(化姓)今年69岁,近一年来被记忆力明显下降、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问题困扰,家属遂带其前往南医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寻求专业帮助。为确保治疗的精准性与安全性,团队启动全面系统的评估流程,通过四大核心检测构建完整诊疗依据:
其一,开展全面神经心理学评估,精准量化患者记忆、语言、执行等各认知域功能状态;其二,借助高分辨率头颅MRI检查,细致分析脑内结构变化,同步排除脑血管病、肿瘤等其他可能引发认知障碍的病变;其三,采用Aβ-PET成像技术,直观呈现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分布与密度,这是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关键标志物;其四,通过先进分子检测技术完成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进一步辅助确诊。经多学科团队严谨研判,张阿姨最终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完全符合仑卡奈单抗治疗适应证。
仑卡奈单抗能够特异性靶向结合脑内具有神经毒性的β淀粉样蛋白(Aβ)原纤维,并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从源头上阻断疾病进展路径,真正实现“对因治疗”,为延缓疾病进展带来新希望。
为确保治疗全程万无一失,南医大二附院组建了由神经内科、护理部、药学部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实施“术前-术中-术后”全周期精细化管理。据了解,张阿姨首次静脉输注仑卡奈单抗过程顺利,生命体征全程平稳,未出现任何不适反应。按照诊疗方案,她将每两周接受一次治疗,该院团队将持续进行长期随访和疗效评估。
南医大二附院神经内科吴晋主任特别提醒,仑卡奈单抗的适用人群为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经专业医疗机构全面评估后确认是否符合治疗条件。若市民或家人出现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日常操作能力下降等认知障碍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前往医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专病门诊咨询,以便获得专业诊疗指导与个体化治疗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