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昨天还在神坛上的商业巨子,今天可能就被做成了表情包;昨天还被奉为经营圣经的管理理念,今天可能就被网友玩成了梗。
贾老板最近的骚操作,大家都吃瓜吃饱了没?
我已经连着写了2篇了,今天是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了。
一个瓜吃太多了,就没味了。
估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目瞪口呆:这些身价多少亿的大佬,怎么智商好像突然不在线了?
你说他们蠢吧,他们能把企业做那么大;你说他们聪明吧,干出来的事又让人瞠目结舌。
01 拓荒时代的幸存者们
我管这帮人叫"拓荒时代过来人"。
什么是拓荒时代?
就是物质短缺的年代。
那时候的商业逻辑简单到令人发指: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核心竞争力是胆子大、敢干、能搞到大平台广告位。
那一代企业家对渠道有着宗教般的痴迷——商场货架、代理网络、电视广告。
他们对这些的执着程度,堪比现代年轻人对Wi-Fi信号的依赖。
产品质量?用户体验?那些都是次要的。
毕竟在那个时代,只要货能摆上货架,就不愁卖不出去。他们的思维定式可以概括为:"我生产什么,你就买什么"。
但今天是什么时代?
产能过剩时代啊朋友们!
现在倒过来了,是"用户要什么,我生产什么"。
核心逻辑从"渠道为王"变成了"用户为王",从"规模致胜"变成了"认同致胜"。
02 新气候,新规则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就像那颗改变地球气候的陨石。
它带来了三个根本性变化:
1、是信息平权。
以前,大佬们掌握着话语权,可以通过媒体塑造形象、传播观点。现在,每个人都有麦克风,都可以发声。
权威将被解构,精英将被祛魅。
2、永久记忆。
互联网不会忘记。
你说过的每句话、做过的每件事,都可能被存档、被检索、被翻旧账。
“考古挖坟”成为常态,人设崩塌也只需一夜。
3、梗文化盛行。
年轻人用表情包和段子解构一切严肃叙事。你一本正经地声明,他嘻嘻哈哈地玩梗。
从传播学上看,严肃话语在幽默反讽面前不堪一击。
03 当旧神遇到新互联网
贾老板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成功模式。但年轻人的思维模式早就变了——他们在小红书看测评,在抖音看直播,在B站看吐槽。
最新鲜热辣的案例,当属“某度公关一姐”了。
这位大佬最近亲自下场,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本想展现亲民形象,结果评论区翻车翻得比泰坦尼克还彻底。
网友直接开启“列文虎克”模式,把她多年前“员工离职我秒批”“周末带电脑是当代打工人的标配”等争议言论全部挖出。
最打脸的是,她曾在采访中表示“永远不做短视频,因为没价值”,现在却主动入场,被网友调侃为“终极真香定律”。
她那套“我说你听”的传统模式,网友根本不买账。评论区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可以说这算是当代互联网祛魅的完美教学案例。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对精英阶层最毁灭性的打击——考古挖坟。
网友规模太大了,大到无孔不入。
很多你自己都忘了的黑历史,都能给你刨出来。在这种"列文虎克式"的追杀下,没人能全身而退。
04 大佬们的泡泡生活
更可怕的是,这些大佬一旦成功久了,慢慢就活在了泡泡里。
住的是顶级豪宅,出门是总统套房,身边围着一群唯唯诺诺的马屁精。
长期的成功经验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全能的神,什么都懂,什么都能掌控。
人是古猿进化来的,但没人觉得自己跟猿猴是同类。
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来说,普通人都是猿猴。
他们会去研究猿猴在想什么吗?
当然不会。
他们理所当然地觉得:教育一下你们怎么了?
怎么了?
无数大人物翻车塌房的案例已经给出了答案!
他们忘了两件事:
一是"祛魅时代"早已到来。
信息茧房里的大人物,在网民眼里屁也不是。要知道,大家可是天天调侃川普、马斯克、泽连斯基,内塔尼亚胡。
一般的大人物,算个什么?
二是传播是极度不对等的。
你在一本正经的解释"国家标准是怎么定义预制菜的",评论区却被表情包和段子占领了。
来看看网友的造梗能力:
1.羊:为什么我还不能投胎?
阎王爷:你还有一条腿在冷库冻着。
2.我是懒得做饭才下馆子!
厨师:巧了,我也懒得做饭,都现成的。
3.饭店:小朋友多大了?
宝宝:1岁!
饭店:那我家西兰花比你大哟,西兰花2岁了。
4.老罗:"算了。"
贾老板:"凭什么你说算了就算了。"接着又给了自己一刀。
5.罗永浩:我只不过脱掉了他的上衣,没想到他自己把底裤给扒了,还拿喇叭叫人来看。
6、为啥他的馒头敢卖21块?
馒头值一块,剩下20是冷库电费。
好笑吧?杀伤力很大吧?
网友们就是造梗机器,没有谁能扛得住这样的meme饱和攻击。
反驳回应?
那就更愚蠢了!
严肃回应一个玩笑本身就很搞笑。
贾老板的"国家标准"在"馒头1块电费20"的梗面前,不堪一击。
因为梗传递的不只是信息,更是一种情绪和态度,在算法时代传播极快,直击人心。
05 恐龙的启示
这让我想起恐龙灭绝的最新解释。
现在主流科学界认为,恐龙不是被陨石直接撞没的,而是撞击后气候发生变化,恐龙不再适应环境,慢慢灭绝的。
如今只留下了鸡鸭鹅这样奇特的后代,因为鸡鸭鹅的祖先比主流恐龙更能适应新环境。
陨石没有杀死所有生物,只是杀死了那些巨大无比、行动缓慢、跟不上时代的霸主。微小却灵活的哺乳动物爬出洞穴,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现在的互联网就是那颗陨石,它没有直接杀死传统大佬,但彻底改变了商业气候。
在这个新气候里,年轻一代更相信"素人测评""网友吐槽",而不是"专家说法""老板发言"。
中国互联网的"考古挖坟""梗文化""集体吐槽"氛围,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突出的。
06 适应或者灭绝
从"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句话的流行可以看出,传统那套集中式叙事正在瓦解。我们正在告别对"英雄"的期待,转向一种集体性的、分布式的探索。
这对商业巨头而言,意味着必须彻底放下身段,从"教育用户"转向"与用户共建";从"神坛"走向"论坛"。
一些大佬已经开始转型。
雷军亲自下场做网红,俞敏洪转型直播带货,胖东来把"员工幸福"做成核心竞争力。他们从神坛走下来,走进人群,与用户平等对话。
还有著名的“蜂花商战”案例。
在其他品牌因为日本核废水事件备受质疑时,蜂花第一时间在直播间打出“全线都是国产”的标语,甚至用“测评友商产品”的方式巧妙玩梗。
老板亲自下场,不装不端,与网友互动玩梗,接住了这波“天降流量”,实现了品牌形象和销售额的双重提升。
这种“真诚不装”的态度,正是新时代的通行证。
与之相比,那些还在端着架子、想着教育用户的大佬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
还有一些人则选择硬扛,结果是被做成了表情包,在梗图里"社会性死亡"。
对社会而言,这将更加嘈杂、混乱、有时甚至反智,但也更加真实和富有活力。
某种意义上,更加清醒,更加公平。
07 结语:新时代的生存法则
开荒时代的幸存者们站在十字路口:要么适应新气候,要么步恐龙的后尘。
适应意味着彻底改变思维模式:真诚胜过宣传,用户价值胜过渠道控制,社群认同胜过品牌曝光。
这并不容易。
让一个成功了几十年的人承认自己的成功经验已经过时,相当于否定自己的前半生。
但这就是进化残酷而公正的地方:它不在乎你过去多成功,只关心你现在能否适应。
互联网这颗陨石已经撞击地球,气候已经改变。
是像鸡鸭鹅的祖先那样拥抱新时代,还是像恐龙那样黯然退场,选择权在大佬们自己手中。
只不过,留给他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我建了个读书写作群,喜欢读书的朋友,添加下方微信,备注“读书”,一起交流。
文末点个“在看",一起慢慢变富!
作者简介:
80后,读书写作人,位卑言轻,但还是想说点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