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8点,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
由昌九城际铁路公司建设管理,
中交二航局承建的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跨赣江南支主桥成功合龙,
这也标志着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跨赣江主桥全部合龙,
为全桥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昌九高铁隆兴大桥是一座集高铁、城市快速路等14条通道于一体的大型工程,全长19公里,跨越赣江三条支流,设西支、中支、南支三座主桥,包含双塔双层斜拉桥、单塔单层斜拉桥、双层连续梁桥三种桥型,工程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其中,中支、西支主桥已分别于今年1月、5月完成合龙。此次合龙的南支主桥,为混凝土独塔斜拉桥,全长510米,主跨240米,采用(100+100+240+70)米的桥型布置,塔高108米,呈花瓶造型,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时速350公里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从桥型布置上可以看出,南支主桥的中跨和边跨设计为不对称结构,工序转换复杂,这使得我们在主梁在浇筑过程中需通过调整斜拉索拉力,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中交二航局昌九高铁站前6标项目生产经理钟亚介绍,主桥设计成不对称结构一方面是确保赣江航道通航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保障防洪堤结构安全,设计时需避免在堤体上设置桥墩。
为确保大桥顺利建设,项目团队大力推进智能建造,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提前模拟合龙段施工全过程,优化纵、横、竖向预应力钢束布置,确保塔梁应力传递精准。“我们于当天凌晨4点开始浇筑,在整个浇筑过程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测温度并联动调节冷却设备,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钟亚说。
记者了解到,隆兴大桥跨赣江南支主桥为铁路桥梁,在高铁轨道施工中,为确保350km/h高速运行下的列车平稳性,需将轨道精度控制在毫米级,“我们依托智能线形监控系统,实时捕捉主梁位移数据,动态调整挂篮位置,实现主桥毫米级精准合龙。”钟亚介绍。
作为一座集多种通行方式于一体的大型公铁桥梁,隆兴大桥的建设,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案,用立体交通重构了区域经济版图,充分展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硬实力。据昌九城际铁路公司昌九指挥部副指挥长喻宇介绍,此次南支主桥合龙后,下一步将进行附属结构施工,预计10月底实现全桥贯通。
昌九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
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接江西省南昌市和九江市,
正线全长138公里,
设计时速350公里,
设桥梁58座、隧道21座,
桥隧比82.17%,
预计2027年3月全线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这条铁路建成通车后,
将进一步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布局,
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
环鄱阳湖城市群与长三角、
粤港澳周边城市群的互联互通,
对于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
提升江西省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进一步推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张瑞哲/文 魏勇剑/图、视频
编辑:姚西林 二审:李园园 终审:杨赟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