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为项目竣工通车剪彩。人民网 伊纳斯·易卜拉欣摄
人民网迪拜9月17日电 (记者管克江)由中企承建的伊拉克巴格达尼苏尔立体交通枢纽项目于当地时间9月15日正式竣工通车。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住建部部长雷卡尼等多位伊政府官员出席通车仪式,并体验隧道通行。
苏达尼在当天的竣工通车仪式上致辞表示,尼苏尔项目因地理位置特殊、规模宏大且工艺复杂,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中企出色完成了这项极具挑战性的工程,体现了伊中友好合作的高水平。“我们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为伊拉克经济重建所作重要贡献,伊拉克始终将中国视为朋友和战略伙伴,期待学习中方经验,与中方加深在能源、道路、桥梁、制造业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
据介绍,该项目通车后将使该地区交通拥堵状况将较既有程度缓解80%以上,并减少交通污染和噪音。自2023年7月项目开工以来,中铁国际集团川铁公司积极对接融合国际标准和规范,全面运用中国工程设计施工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为尼苏尔项目量身定制打造了2高架+5隧道的解决方案,包括桥梁、地面公路(铁路)、隧道和下穿隧道4层结构,被誉为在首都交通的“心脏部位”巧施“心脏搭桥”。
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项目部引进了诸多“中国技术”“中国方案”,比如在伊拉克首次使用盖梁后张法技术及整套预应力产品,包括钢绞线、锚具、桥梁支座等产品,这样使结构尺寸更小、更加轻便、也更美观,桥下也有更大的空间通过更多的车流和人流。
在隧道施工中,项目运用先进的隧道监测系统、桩基施工技术以及中国物资设备等等一整套方案,确保隧道挖得更深、更安全高效,使伊拉克原建设隧道一般深度不超过10米一下提升到最大开挖深度达到24米,隧道建设能力实现飞跃提升。
据了解,2023年3月,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宣布了一揽子计划,准备在巴格达修建桥梁、道路和立交桥等19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尼苏尔交通枢纽项目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苏达尼本人先后5次到现场视察,高度肯定中企成就,并希望以此项目带动巴格达城市建设新发展。
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中)带领中外嘉宾穿行隧道。人民网 伊纳斯·易卜拉欣摄
交通枢纽旁的文化绿地。人民网 伊纳斯·易卜拉欣摄
交通枢纽环岛的装饰。人民网 伊纳斯·易卜拉欣摄
项目工作人员在为通车做最后准备。人民网 伊纳斯·易卜拉欣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