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东局势再度因以色列的密集军事行动陷入动荡,在以色列“连下多城”后,内塔尼亚胡却将矛头指向了中国,在会见美国议员时公开污蔑中国“参与信息围堵”、“煽动仇恨运动”。
这番表态不仅引发中方强烈反对,更让外界疑惑深陷国际孤立的以色列,为何要主动挑衅中国这个“非冲突方”?这种错判,又是否会让以色列本就严峻的处境雪上加霜?
从事件细节来看,内塔尼亚胡的指责毫无事实支撑,更像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的情绪化表达,据央视新闻报道,内塔尼亚胡的表态发生在与美国共和党议员的闭门会谈中。
他的核心诉求是希望美国施压国际社会“停止偏袒巴勒斯坦”,但没想到,他却突然把中国卷了进去,对外声称“中国在联合国和国际舆论场中,对以色列实施信息围堵”。
对此,中国驻以色列使馆第一时间回应,直指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是典型的颠倒黑白”,强调中国始终站在和平的一边。
中国积极推动巴以双方停火止战,与142个在联合国大会上投票支持“巴勒斯坦领土主权”的国家立场一致,何来“围堵以色列”?
如今的以色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孤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多次调查“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罪行”,甚至有国际组织将其行为定性为“种族灭绝”。
欧盟多国爆发大规模抗议,要求停止对以色列进行军售,就连长期纵容以色列的美国也“反对”,总统特朗普曾公开批评内塔尼亚胡“忘恩负义”,民主党议员也多次呼吁暂停对以援助。
对此,内塔尼亚胡非但没有反思,反而将孤立归咎于“国际阴谋”,甚至推出“超级斯巴达” 计划,试图通过扩军备战实现“经济军事自给自足”。
内塔尼亚胡的指责,本质上是在回避以色列自身的困境,而这种军国主义式的应对,可能会让以色列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更关键的是,内塔尼亚胡挑错了对手,他将中国等同于卡塔尔、黎巴嫩等可随意施压的对象,算是严重的战略误判。
以色列试图通过转移矛盾掩盖自身危机,却忽视了中国并非中东冲突的参与方,而是少数能在巴以双方间保持中立、且有能力推动和平的大国。
过去一年,中国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为中东和解注入动力,巴以冲突升级后,中国外交部长多次与双方沟通,提出“停火止战、保护平民、重启和谈”的三点主张,得到多数国家认可。
对以色列而言,中国既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也是打破国际孤立的潜在桥梁。
中国是以色列在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2025年1月到5月,中国与以色列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17.9亿美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3.82亿美元。
如今主动挑衅,不仅会损害双边关系,更会失去一个能在国际舞台上为其 “理性发声” 的重要力量,从现实后果来看,这种误判已开始显现负面影响。
一方面,中国民间对以色列的好感度因这番指责明显下滑,此前中以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项目,也面临更多舆论审视。
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借机强化“中国是正义一方”的认知,沙特、埃及等国近期与中国密集互动,推动“石油人民币结算”、“联合反战声明” 等合作,进一步挤压以色列的外交空间。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色列的军事冒险仍在继续,11月初,以色列战机再度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周边目标,理由是“打击哈马斯资金据点”。
这种连调解国都敢攻击的行为,已让国际社会彻底看清其“无视规则”的本质,而内塔尼亚胡此时点名中国,无异于在“国际孤立”的火堆上又添了一把柴。
事实上,以色列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国际围堵”,而是内塔尼亚胡政府的“认知错位”,他将暴力打击等同于安全保障,将国际社会的批评等同于敌意,将中国的中立促和等同于“偏袒对手”。
如今,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已引发全球愤慨,超过2万名平民在冲突中丧生,联合国机构多次警告“加沙已成为人间地狱”。
而以色列国内,反对党也公开批评内塔尼亚胡“用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呼吁立即举行大选。
在这样的背景下,挑衅中国不仅无法缓解危机,反而会让以色列陷入“军事受挫、外交孤立、经济下滑”的三重困境。
历史早已证明,中东的和平无法靠炸弹实现,国际社会的信任也不能靠指责维系。
对以色列而言,当务之急是停止军事行动,回到谈判桌前,而对中国来说,推动巴以和平的立场不会改变,但也绝不会容忍任何无端指责。
内塔尼亚胡若继续执迷不悟,错把中国当“软柿子”,最终只会让以色列付出更沉重的代价,毕竟,在复杂的中东棋局中,挑错对手的后果,远比想象中更严重。
单边主义与对抗思维无法解决复杂地缘矛盾,只有回归国际法框架、尊重各国主权平等,才能构建持久和平。
正如联合国142国支持“两国方案”的决议所示,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可逆转,以色列若能正视现实,与中国等秉持公道的国家合作,或可在危机中寻得转机,为中东和平注入新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