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深圳9月18日电9月18日,广东深圳一奶茶店发生一起严重食品安全事件:一名刚入职仅40分钟的员工,竟将拖鞋放入制作奶茶的小料盆中,还故意录制视频记录这一破坏食品卫生的行为。事件曝光后引发公众强烈关注,涉事奶茶店已主动停业,涉事员工被警方带走调查,当地市监所也已介入处理。
据涉事奶茶店店长向媒体透露,该员工为当日新入职人员,“从上班到做出这种事,前后仅40分钟”。店长表示,事件发生后,店铺第一时间对所有奶茶制作材料进行全面清理销毁,杜绝任何受污染材料流入市场的可能,同时主动启动停业程序,配合后续调查。“我们对这种破坏食品安全、漠视消费者健康的行为零容忍,会全力配合相关部门查清事实,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从网传视频可见,涉事员工在奶茶制作区域内,将个人拖鞋直接放入盛放制作奶茶所用小料的容器中,行为具有明显故意性,严重违反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该视频在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网友对涉事奶茶店食品安全管理的质疑,以及对此类破坏食品卫生行为的谴责。
针对此次事件,当地市监所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关注到相关视频内容,目前已正式介入调查,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涉事奶茶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现场卫生条件等进行全面核查,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作出处理。
从法律层面来看,此类故意破坏食品卫生的行为需承担相应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在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从事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涉事员工的行为已违反该条款;若其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如导致食品污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还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的相关规定。
结合此次事件特点及相关法律实践,建议从立法完善与执法落地层面强化约束:一是可探索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设针对“故意破坏食品生产经营卫生且情节恶劣”行为的定额处罚条款,明确具体罚款金额区间,避免处罚标准模糊导致的执法弹性过大;二是对于故意实施此类行为且造成一定危害后果(如引发公众恐慌、导致食品大量销毁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等)的,应严格依据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刑事惩戒形成有力震慑,杜绝类似故意破坏食品卫生的行为再次发生。
目前,涉事员工的具体处理结果及市监所的详细调查进展仍在等待进一步公示。此次事件也为餐饮行业敲响警钟,提醒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需加强员工入职培训与日常管理,尤其要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教育,建立更为严格的现场监督机制,从源头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与健康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