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的9月5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将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反倾销调查期限延长至2026年3月9日。此举对国内菜粕市场影响深远。与此同时,自8月14日起,进口商已需按75.8%的保证金比率向海关提供保证金。反倾销调查期限的延长,进一步加剧了菜粕市场的不确定性。
从供应端来看,高额保证金已使加拿大油菜籽进口成本飙升。截至9月18日数据,11月船期加拿大油菜籽出口至我国CNF报价556美元/吨,折合到港完税成本4868元/吨,加上保证金后进口成本高达7930元/吨,这已远超国内市场可承受范围,导致企业采购意愿锐减。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进口加拿大油菜籽数量为197.56万吨,占进口油菜籽总量的94.8%,后续随着调查推进,这一比例恐将大幅下降。尽管我国尝试从澳大利亚进口菜籽,但短期内其进口量难以填补加拿大菜籽减少的缺口。供应减少预期下,国内油厂开机率或受影响,进而减少菜粕产出。
从价格端来看,此次调查期限延长消息发布后,菜粕期货市场反应迅速,投资者对未来供应担忧加剧,多头持仓增加,推动菜粕期货价格上涨。现货市场上,贸易商和油厂挺价意愿增强,部分地区菜粕现货价格也随之走高。不过,由于当前国内菜粕库存仍处于一定水平,短期内价格上涨幅度或受限。
从需求端来看,菜粕饲料厂采购以逢低锁定现货合同为主,同时维持较高的头寸滚动操作,通过灵活调整持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对于节前备货情况:国庆双节期间的备货量远不及往年同期,一方面受水产养殖淡季需求疲弱影响,饲料企业对菜粕的刚性补库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市场对后续菜粕供应宽松的预期较强,企业更倾向于按需采购,而非提前大量囤货。市场7/8/9月正值水产养殖旺季,菜粕刚性需求处于高位,但若菜粕供应持续紧张、价格高企,饲料企业可能寻求其他蛋白原料替代,如豆粕、葵粕等,这将改变饲料配方结构,对菜粕市场份额造成冲击。而10月国庆之后水产需求将流失,难以支撑菜粕绝对刚需性。
整体而言,商务部延长对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调查的期限,虽旨在保护国内油菜籽产业,却也加剧了菜粕市场的供应收缩预期与价格波动。后续需重点关注中加贸易谈判进展、国内油菜籽及菜粕库存变化,以及替代原料的市场动态,这些因素将共同影响菜粕市场的未来走向。在供需基本面与国庆+中秋节前备货节奏的双重作用下,短期内菜粕现货价格仍将表现承压运行。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