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引《真理报》9月14日消息,特朗普对自己调停俄乌战争的能力产生了深刻怀疑。这一转变与他此前的自信形成鲜明对比。
曾在竞选期间宣称自己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的特朗普,如今不得不承认,他高估了自己对普京的影响力,也低估了战争的复杂性。
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私下向好友坦言,他误判了普京对和平的渴望。普京表面上声称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实际行动却持续加剧冲突,包括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压力和巩固对占领区的控制。这种矛盾让特朗普的调停努力陷入困境,也迫使他调整策略。
最近,他提出欧盟和北约对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加税100%,以削弱俄罗斯的经济实力。然而,这一提议被普遍认为难以执行,并可能引发更大的国际经济和外交摩擦。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中东地区也面临不小的压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独立行动让特朗普陷入更大的外交难题。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以色列本应与美国保持高度协调,但内塔尼亚胡却多次在关键时刻采取单边行动。
此外,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行动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局势的不稳定。虽然特朗普政府曾对伊朗采取强硬态度,但他显然不希望看到中东冲突升级,尤其是在俄乌战争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为了缓解与卡塔尔的紧张关系,特朗普不仅宴请了卡塔尔首相,还派遣国务卿鲁比奥访问以色列,试图弥合双方分歧。然而,这些努力收效甚微,也让特朗普的外交能力受到质疑。
特朗普的调停失败不仅是个人影响力的局限,更反映了其“交易型外交”模式的不足。他习惯通过施压和利益交换来达成目标,但俄乌战争和加沙冲突牵涉到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等因素,远非简单的交易能够解决。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的外交策略反应不一。欧洲和北约对特朗普的加税提议持冷淡态度,认为这一措施不仅难以执行,还可能损害自身经济利益。中国和印度则明确表示反对,强调自身的能源需求和独立性。特朗普的调停努力在国际舞台上面临诸多阻力,也让他在国内外的声望受到影响。
展望未来,如果特朗普在2024年成功连任,他是否能够调整外交策略将成为关键问题。一方面,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普京和内塔尼亚胡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必须找到新的方式,平衡美国的全球利益与盟友之间的分歧。如果他无法在未来找到突破口,俄乌战争和加沙冲突可能继续成为他外交政策的难解之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