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两个字,在手机屏上显得铿锵有力,可导弹残骸里的芯片比文字诚实得多。
拆弹专家把乌东捡回来的“口径”剖开,一排小字晃眼:Texas Instruments,USA。
旁边还有索尼、博世、三菱——活脱脱一个G7峰会。
西方政客在讲台上拍桌子:一滴油也不给莫斯科。
现实却是,俄军导弹飞得比制裁签字还快。
怎么做到的?
答案像套娃,一层又一层。
第一层:海关编码。
芯片出口报关写“洗衣机控制器”,到了哈萨克斯坦重新贴条,变成“工业温度计”。
文件合法,集装箱里却躺着能制导的DSP。
哈国2022年微电路进口飙70倍,洗衣机需求可没同步暴涨,鬼才信。
第二层:邮政小包。
eBay上拍十块美金一颗的ADI陀螺仪,卖家在安卡拉,收货地址是莫斯科州“无线电爱好者俱乐部”。
一个人一次买五颗,一千人就是五千颗,拼积木拼出导弹“眼睛”。
邮袋过X光机,形状像充电宝,海关懒得拆,毕竟每天要扫三万件。
第三包:原厂“真无辜”?
德州仪器说,货是卖给迪拜分销商的,后面去哪儿管不了;
德国博世更绝,把马达控制器卖给土耳其轮椅厂,轮椅厂当月就“转口”成功。
漏洞像筛子,企业财报却一片阳光明媚——道德甩锅,股价不跌。
最扎心的是,乌克兰拿到的M1坦克、F-16,被同一批芯片“开了瓢”。
华盛顿送武器,硅谷送准星,自己打自己,死循环。
乌军前线吐槽:防空警报一响,就知道“德州仪器”来了。
有人把锅推给“全球化”,觉得供应链天生复杂。
可冷战时美国连东芝一台五轴机床都盯得死死的,如今上千种零件失踪,却号称“追踪困难”。
说穿了,华尔街要营收,军工复合体要订单,白官要选票,三重利益下,制裁只能“精准”做秀,无法“精确”到焊点。
北京的做法被外媒一笔带过,却给出口商省了不少麻烦:
军民两用清单直接下架热销品,报关系统跳窗提示“请先签署最终用户承诺书”。
想绕道?
先过人脸识别。
生意少了点,夜里睡觉踏实,没人想在家门口看烟花。
战场教训已经摆明——
芯片就是新火药,谁松口,谁的城市就可能成为靶纸。
下次再听政客喊“史上最严制裁”,不妨先问一句:
你家的海关电脑,能识别出快递里的小方块是洗碗机的,还是杀人的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