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于9月15日正式启动!
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宣传活动的开启,更是一场覆盖全国各地的金融守护行动的新开端。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于9月15日至9月21日举行,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活动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社会媒体等多方力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分人群、有侧重的金融教育宣传。
通过为期一周的活动,向群众集中解读金融助力提振消费、服务保障民生的政策和举措,在面对面交流互动中深入了解群众金融需求和关心关注的问题,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做好金融便民利民惠民文章,让金融行业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金融监管总局今年已出台
消费者保护各类制度30余项
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金融监管总局把统筹金融消保工作与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结合起来。
在民生服务中,金融监管总局不断加强制度供给。今年以来,相继修订出台公司治理、监管评级、消费者保护各类制度30余项,推出一批人民群众可感可及、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金融监管总局将认真听取广大金融消费者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监管规则,为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筑牢制度保障。
在强化行为监管方面,在压实金融机构消保责任上持续用力,具体监管举措包括健全适当性管理机制、健全营销管理机制、健全纠纷化解机制三方面重要内容。在推动金融机构加强营销行为管理方面,突出为民服务导向,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原则,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帮助消费者充分知悉产品和服务信息。加强数据技术运用,确保产品销售关键环节可回溯可确认。此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导金融机构从维护消费者长远利益出发,形成接诉处理、多元化解到溯源整治的全链条纠纷解决流程。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基层,促进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在强化环境治理方面,严密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协同行业主管、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监测预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新变种、新花样,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此外,加大金融领域黑灰产乱象治理力度。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对扰乱行业秩序的“职业背债”、非法代理退保等乱象开展综合整治,在全社会形成打击治理的舆论氛围和震慑效应。
普及各类金融产品的基础知识
了解金融营销中常见的风险点
围绕金融产品适当性开展教育宣传,今年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将进一步普及各类金融产品的基础知识,帮助消费者和投资者掌握产品特点,了解金融营销中常见的风险点和易受误导环节,引导消费者和投资者树立理性消费和投资观念。推动金融机构加强自身和合作机构营销宣传行为规范,加强对合作机构的宣传引导,督促合作机构合法合规开展营销宣传。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严格执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目标客户“三适当”要求,杜绝虚假营销宣传、销售误导、适当性管理不到位等行为。
普及互联网借贷相关知识
提醒公众警惕虚假宣传手段诱导贷款
今年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将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借贷相关知识,提醒公众警惕通过混淆概念、隐瞒年化利率、不实承诺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贷款,防范以管理费、担保费、权益费等名目隐藏高额息费等行为,帮助人民群众提升风险防范意识。针对金融领域“黑灰产”乱象,分类别、有侧重地提示提醒,揭示分析不正当反催收、恶意逃废债务、非法代理退保理赔、非法存贷款中介、虚假征信修复、非法荐股等行为表现形式及特点,帮助公众明辨风险,远离非法中介、非法“校园贷”等侵害。
哪些活动可以打卡?
在活动周期间,北京地区将在金融街购物中心广场同步开设“金融知识集市”,通过签到打卡、消保游戏、有奖答题、脱口秀、情景剧等各类互动形式,现场向群众普及金融知识、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营造浓厚氛围。
此外,金融管理部门各级派出机构将组织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行动,制作通俗易懂的金融风险提示内容、发布金融领域违法违规警示案例,利用社区“网格化”管理等各种方式,将金融知识和防非反诈常识送至家家户户。
来源|法治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