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改进或者六西格玛项目的应用中,鱼骨图是质量圈活动中常被用来解析的工具,甚至包括企业想要分析销售量衰退、客户满意度下滑、商品良率变低的原因,很多时候也是采用鱼骨图。
鱼骨图的应用方法
这个由日本管理学家石川馨博士所提出的工具,又被称作石川图。而在制作鱼骨图时,有几个要点需要留意:
- 搭配脑内激荡(Brainstorming)会议,以便完整收集各面向的问题归因。不要反驳提出者的意见,充分提出最后再进行归纳,较能进行全面性的追根究底。
- 所有大支线(鱼骨)、小支线(鱼刺)原因必须紧扣主要问题及目标,避免离题。聚焦问题,并充分提出可能造成此问题的原因。
- 大原因、中原因、小原因至少归纳 3 层以上,才能有效探究到深层原因。可以透过 5Why(询问五次为什么)的方式,进行解析。
鱼骨图的两大类型
鱼骨图理论广传 60 多年,迄今仍是传统产业的管理者、工程师、营销经理人寻找制程与经营问题根源的重要工具,我曾经认识一位公司的CEO,他深受鱼骨图理论影响,将鱼骨图导入公司营运,成功地降低材料成本、员工餐厅的食材成本。这套理论沿用至 21 世纪,逐渐演变成以下两大类型:
- 寻找原因的鱼骨图:这是一般常见的鱼骨图,鱼头在右,目的是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通常以「为什么..」作为开头。例如,为什么业绩下滑?为什么客户满意度变低等。再逐步将可能的原因拆解成逐条项目,组成鱼身。
- 寻求对策的鱼骨图:又称为反转的鱼骨图,这种鱼骨图的鱼头在左,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制定改善因应策略,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为开头。例如如何改善业绩、如何提升良率等。
绘制鱼骨图的步骤
不同于一般只要深挖数据就能制作的图表,制作鱼骨图仰赖项目所有成员脑力激荡的过程,需要从收集大量资料、召开会议频繁沟通着手,在操作上可拆解成以下 5 个步骤,快速绘制鱼骨图:
步骤 1 锁定问题,收集原因:确认问题,并初步构想各种可能的原因。
步骤 2 召开会议,集思广益:汇集与问题相关的成员,透过全员脑力激荡思考更细致的原因。
步骤 3 提出原因,数据佐证:透过真实数据统计,系统性思考来完成有脉络的鱼骨图。请与会者一一提出问题所有的可能根因,项目负责人将其整合起来并分类,就会出现一套具有系统及完整思考脉络的鱼骨图。
步骤 4 深度分析,找出魔鬼:在完成第一层的原因分析后(大支线鱼骨),与会者需使用纵向分析,往下拆解细部原因。
步骤 5 反转鱼骨,制定对策:鱼骨图的终极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制定因应对策。因此找到根因后,就要画另一张鱼骨图来找出对应策略。
结论
在绘制鱼骨图的过程之中,亦可搭配其他新旧七大手法进行统计或分析。例如检核表或帕累托图来进行计数值统计,关联图来解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层别法找出数据的差异因素等,活用这些手法,让工具帮我们有效解决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