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那天,源头村的一个工地挖出了个老古董。通山县黄沙铺镇源头村,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现场,本来就是个山里头的地方,村民们在那儿干活,开挖掘机挖土方。结果下午三点多钟,一个叫阮姓的村民操作机器的时候,从地下冒出个铜家伙,直径大概30厘米,表面全是铜锈,看起来旧旧的。他没敢乱动,直接报告给了村支部书记阮班利。阮班利一看,赶紧往镇政府汇报。第二天通山县文旅局的文物保护人员就上门了,拍板说这是个青铜甗,年代得推到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大概两千五百年前的事儿。甗这东西,古代人用来煮东西吃的,后来变成礼器了,从商周用到汉代。
通山是个小县,山多地少,靠着农业和旅游过日子。源头村在黄沙铺镇,地势高,平时种点茶叶香菇啥的,生活平平淡淡。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的大项目,建这个是为了调峰发电,环保又高效。工地开工挖土,本来就是常态,谁知道地下藏着宝贝。要是放以前,有些人可能私藏了卖钱,现在不行了,文物法管得严,私卖就是犯罪。县文旅局的人来得快,29号就带走了甗,现场因为施工已经挖乱了,原地貌没了,专家一时半会儿分不清是墓葬还是遗址。
青铜甗就是古代的蒸锅。高身三足,口大腹圆,上面有盖子,下面能烧火,中间蒸食。商周时期,青铜工艺发达,甗是厨房里的主力军,后来贵族用它祭祖,刻上铭文啥的,成了身份象征。通山这个甗,没铭文,但纹饰有云雷图案,典型楚式风格。春秋晚期,楚国强盛,扩展到江汉地区,通山就在这儿,冶炼技术厉害,铜矿资源也足。战国早期,诸侯争霸,楚国铸了不少礼器,这甗估计是随葬品。
而通山的历史底子厚实。湖北是楚文化核心区,咸宁通山离武汉不远,古称“通山”,春秋时属楚,战国时还是楚地。以前出土过战国墓,铜剑、鼎、壶啥的都有。2010年代,通山狮子山遗址挖出楚墓群,里面有漆器丝绸,证明这儿是楚贵族聚居点。这次甗出土,补了县里青铜器收藏,博物馆本来就小,藏品不多,现在多了这个,就能办展览。
这甗对通山影响不小。县里旅游资源,本来有革命老区,红色景点,现在加了文化味道。源头村能开发文旅线,带游客看工地旧址,讲故事。电站建好,发电稳供电,还能宣传文物保护,形象好。通山这次,没大评估,但处理及时。专家调查,可能挖试坑,看甗是单件还是群葬一部分。
这事虽然小,但内涵深刻。提醒人们,土地下藏着秘密,发展别忘根。村民挖出,政府接手,专家研究,一环扣一环。甗躺地下两千年,现在重见天日,继续续命。通山人,现在继续生活,电站发电,历史继续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