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超393万人的全国性研究:常喝酒不仅防痴呆,还可提高生活质量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滴酒不沾”真的更健康吗?当393万中国人的十年大数据摆在你面前时,你或许会发现我们对酒精的理解,可能一直都错了,我们被教育了几十年的“喝酒伤身”可能要被彻底改写了。

一项重磅研究打破禁忌,揭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秘密:酒非但不是健康杀手,反而可能成为你提升晚年生活质量的“秘密武器”!对酒的看法究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误解,还是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呢?



数据里的细节

有些事乍一听简直颠覆三观,我们从小被教育“喝酒伤身”,可一项在2024年引起广泛讨论的研究却给出了一个让人挠头的结论。

这项研究名叫“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分量可不轻,它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问卷,而是对超过393万中国公民进行了平均长达十年的跟踪,样本覆盖了天南地北,无论城市乡村贫穷富裕身体好坏,基本都囊括了。

研究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在这些中老年人里,那些适度饮酒的人,未来患上认知障碍或痴呆症的风险,居然比滴酒不沾的人还要低上10%到18%,甚至他们中一部分人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更高。



当然这里的“适度”两个字得拿放大镜看,它有着极其严格的量化标准:对男性而言,意味着每天摄入的纯酒精不超过25克。

对女性这个数字要减到15克。这是什么概念?也就一小杯葡萄酒或者半罐啤酒的量,这和我们传统印象里“感情深一口闷”的酒桌文化完全是两码事。



这个发现立刻引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这会不会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也就是说不是喝酒让他们更健康,而是只有那些身体底子本来就好的人,才有资本和心情去小酌几杯。

这种猜测很有道理,毕竟现实中很多人之所以戒酒,恰恰是因为身体亮了红灯,把这部分本身健康风险就高的人群,归入“不饮酒”的类别,他们的认知衰退是“病”这个因结出的“果”,不能反过来说是“不喝酒”造成的。



然而研究人员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分析数据时特意剔除了社会经济地位、基础疾病史等各种可能干扰结果的变量。

可即便如此,那个奇特的关联依然顽固地存在,这就说明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们不能单纯用“健康的人才喝酒”来解释一切。

数据呈现了一个谜题,它逼着我们得往更深的地方去挖,酒精在我们的身体里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身体里的战争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看,酒精简直就是个典型的“双面间谍”,它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完全取决于你给了它多大的舞台。

在微量的情况下它确实能展现出一些积极作用,比如它能让血管轻微扩张,有数据显示饮酒后血管的弹性甚至能短暂提升8.7%到13.5%,理论上这或许能改善大脑细微的血液循环。

同时它还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和血清素这类让人快乐的化学物质,暂时性地改善情绪缓解焦虑。



如果你喝的是红酒,那里面含有的多酚物质还具备抗氧化性,实验室的数据甚至表明,这些物质能将大脑神经元的损伤率降低12.6%。

对于一些食欲不振的老年人来说,酒精对味蕾的刺激,还能帮他们多吃几口饭,减少营养不良的风险。



但是一旦越过那条安全的界线,它的另一张脸就立刻显露出来,过量的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脏是毁灭性的负担。

尤其对我们亚洲人来说,很多人体内天生就缺少一种关键的解酒酶(乙醛脱氢酶),这导致酒精代谢更慢,毒性累积的风险大大增加。

长此以往高血压、肝损伤,甚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可逆伤害都会接踵而至,它不再是什么补药,而是实实在在的毒药。



生物学上的证据很明确:酒精没有绝对的安全剂量,所谓的“好处”更像是一种微观层面的“应激反应”,而非真正的滋养。

让我们跳出实验室回到真实的生活场景里,你上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很可能是在一次家庭聚会,朋友的婚宴,或者一顿热闹的晚餐上。

这才是解开谜题的关键,适度饮酒的行为往往与高频率的社交活动牢牢绑定,而这些社交互动本身就是对抗大脑衰老的“良药”,与人交流分享喜悦还有开怀大笑,这些都能有效刺激大脑。



喝的是酒还是人情

反过来孤独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它本身就是认知能力下降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数据冰冷地揭示了现状:超过七成的中国中老年人每天是独自用餐的,更有超过四成的人在过去一年里没有参加过任何集体活动。

另一项超过8000人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那些保持着适度社交偶尔小酌一杯的人,生活满意度的评分要高出16.2%,我们喝的可能根本不是酒,而是那种与人连接的感觉。

就像有位老人说的:“我不是爱喝酒,是怕没人说话。”在很多时候,一杯酒就是一个发起对话的借口,一种打破沉默的仪式。



它让人们在饭桌上感觉“被看见”,成为群体的一部分,这种情感上的慰藉和归属感,或许才是真正保护大脑认知功能的“神秘成分”。

从这个角度看酒精更像是一个“替代指标”,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的社交活跃度,真正起作用的是那些因酒而起的欢声笑语和情感交流。

所以面对酒精这个复杂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一刀切”的答案,最科学的态度是进行一次高度个性化的风险评估。



首先你得知道红线在哪里,如果你有严重的肝病、高血压、消化道溃疡,或者正在服药处于孕期,那么任何剂量的酒精对你来说都是风险远大于收益,必须绝对禁止。

同样的,女性、老年人和体重偏轻的人,对酒精更敏感,风险也相对更高,就更加不适合喝酒了。



其次问问自己喝酒的动机,你是为了逃避孤独借酒消愁,还是为了增进与家人朋友的积极互动?前者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可能加剧情绪障碍,后者则相对健康。

如果经过评估你选择小酌一杯,那么也请遵循一些“实践智慧”,别空腹喝,最好饭后慢慢饮用,给身体一个缓冲。

别图新鲜混着喝,那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每周给自己设定至少两个“无酒日”,让身体的器官得以修复和喘息。



结语

我们要看到酒桌文化本身也在悄然改变,那种“感情深一口闷”的豪饮正在退潮,取而代之的是“浅尝辄止”的社交礼仪。

健康的真谛从来不是戒除生活所有的乐趣,而在于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平衡点,酒精本身不是答案,你如何理解它使用它,才是决定它最终角色的关键。

那么你喜欢喝酒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琼瑶自杀真相大揭秘,根本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

琼瑶自杀真相大揭秘,根本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

介知
2025-09-10 11:42:24
林徽因42岁那年,与金岳霖同住了5个月,梁思成:我一点也不担心

林徽因42岁那年,与金岳霖同住了5个月,梁思成:我一点也不担心

收藏大视界
2025-09-18 18:56:05
央视将播!40集谍战大剧来袭!这是《潜伏》后我唯一想看的谍战剧

央视将播!40集谍战大剧来袭!这是《潜伏》后我唯一想看的谍战剧

小丸子的娱乐圈
2025-09-19 19:00:54
确定六人参选!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截止,明起审核资格

确定六人参选!国民党主席选举登记截止,明起审核资格

海峡导报社
2025-09-19 17:33:03
重庆武隆赵云山网红悬崖栈道被永久性封闭 官方:本就禁入且存多重风险

重庆武隆赵云山网红悬崖栈道被永久性封闭 官方:本就禁入且存多重风险

冬天来旅游
2025-09-19 00:46:17
64岁的我参加同学聚会后,觉得过了60岁,还是别参加同学聚会了

64岁的我参加同学聚会后,觉得过了60岁,还是别参加同学聚会了

结绿的天空
2025-09-16 16:28:38
不是韩旭!不是罗欣棫!尤文图特主帅赞中国3小将,将是未来核心

不是韩旭!不是罗欣棫!尤文图特主帅赞中国3小将,将是未来核心

老吴说体育
2025-09-19 00:51:46
《731》上映第一天就翻车,观众喊“退钱”,官博沦陷,控不住了

《731》上映第一天就翻车,观众喊“退钱”,官博沦陷,控不住了

陈意小可爱
2025-09-19 15:22:30
辛柏青丧妻刚满100天,离谱的事就发生了,被撮合娶马伊琍引争议

辛柏青丧妻刚满100天,离谱的事就发生了,被撮合娶马伊琍引争议

凉羽亭
2025-08-28 11:40:48
波兰宣布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将保持关闭 直至局势恢复安全

波兰宣布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将保持关闭 直至局势恢复安全

新京报
2025-09-18 21:16:03
郝龙斌参选国民党主席后,撕毁蓝媒辩论邀约,与“台独”分子畅谈

郝龙斌参选国民党主席后,撕毁蓝媒辩论邀约,与“台独”分子畅谈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09-19 11:54:16
刚宣布!无锡人,可以买了!

刚宣布!无锡人,可以买了!

江南晚报
2025-09-19 19:47:44
癌症多久不复发,才算是真正“治愈”呢?这几个指标一定要注意

癌症多久不复发,才算是真正“治愈”呢?这几个指标一定要注意

泠泠说史
2025-09-19 16:34:51
釜山国际电影节,49岁舒淇秒了28岁Lisa,才知清爽和油腻的区别

釜山国际电影节,49岁舒淇秒了28岁Lisa,才知清爽和油腻的区别

娱乐圈笔娱君
2025-09-19 15:51:31
太解气了:当着100多国代表的面,清华大学教授跟以色列军官激辩

太解气了:当着100多国代表的面,清华大学教授跟以色列军官激辩

介知
2025-09-18 18:10:25
年薪116万的34岁青年,接管600亿超市龙头

年薪116万的34岁青年,接管600亿超市龙头

21财闻汇
2025-09-19 20:57:48
意外之喜!杜兰特因忘账户密码,15年购入比特币至今未卖

意外之喜!杜兰特因忘账户密码,15年购入比特币至今未卖

雷速体育
2025-09-18 10:26:10
这种国家才配叫铁哥们!欠中国81亿全额还清,附赠百亿能源大礼!

这种国家才配叫铁哥们!欠中国81亿全额还清,附赠百亿能源大礼!

基斯默默
2025-09-15 12:04:03
为什么必须允许经济学家发出声音?

为什么必须允许经济学家发出声音?

黑噪音
2025-09-11 20:37:21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春秋论娱
2025-09-18 07:57:37
2025-09-19 22:27:00
跳跳历史 incentive-icons
跳跳历史
跟跳跳静静地品一下历史的味道,跟跳跳重温一下伟人的生活。
2415文章数 5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头条要闻

男子25万盖一栋三层楼房 房子还没建好成全村人"笑话"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684亿大牛股,把孕妇逼到胎停?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房产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推广中奖名单-更新至2025年9月8日推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