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超滤离心浓缩管是一种可实现于将蛋白质、抗体、核酸等生物分子浓缩、纯化和缓冲液置换的关键工具。本文将从多个维度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一、蛋白超滤离心浓缩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Ø蛋白超滤离心管的组成
管盖:用于封闭超滤管,防止样品在离心过程中泄漏。
超滤内插管:这是超滤管的核心部件,包含超滤膜。超滤膜具有特定的分子量截留能力,用于分离液体中的不同分子或粒子。其材质也有多种类型如再生纤维素(RC)、聚醚砜(PES)等。对于实验室中常规蛋白和核酸的浓缩,聚醚砜膜由于其具有蛋白吸附低、强度高和兼容性强等优点而用的最为广泛。
管身:用于盛放样品并进行离心操作。离心管通常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具有不同的容量,如0.5 mL、4 mL、15 mL等,以适应不同体积的样品处理需求。
Ø蛋白超滤离心浓缩管的工作原理
蛋白超滤离心浓缩管的原理基于超滤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超滤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孔径的高分子材料,能够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物质通过,而阻止大分子物质、细胞、细菌和其他微粒的通过。在工作时,蛋白样本被置于管内的超滤膜上方。通过离心机的高速旋转,蛋白样本中的小分子物质和水分子被甩出,通过超滤膜进入下方的收集管中,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在超滤膜上方,形成浓缩液,从而实现蛋白样本的分离和纯化。这种分离方式不仅快速高效,而且能够确保样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得到有效的保留和富集。
二、蛋白超滤离心浓缩管的应用
1、蛋白样品浓缩
·从细胞培养上清(如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细菌 / 酵母表达产物中浓缩低浓度蛋白(浓度可提升10~100倍)。
·浓缩电泳(如SDS-PAGE)或Western blot 前的样品,提高检测灵敏度。
2、缓冲液置换与脱盐
·将蛋白从含硫酸铵、尿素等杂质的缓冲液换至PBS、Tris-HCl等目标体系(如蛋白结晶前的缓冲液优化)。
·去除蛋白样品中的小分子盐(如脱盐柱后进一步纯化)或荧光标记反应后的游离染料。
3、蛋白纯化与分级分离
·粗提液中分离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如分离10 kDa多肽与100 kDa酶)。
·去除蛋白样品中的核酸、内毒素等大分子杂质(需搭配合适截留分子量膜,即MWCO膜)。
三、蛋白超滤离心浓缩管的性能优势与选择
1、高效性与便捷性
蛋白超滤离心浓缩管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大量蛋白样品的分离、浓缩或脱盐,显著提升实验效率。其离心操作流程简单,无需复杂设备或冗长步骤,相比于传统透析等实验方法,科研人员可更快上手,尤其适合需要高通量处理的实验室场景,对新手也十分友好。这一性能也是目前大多数品牌超滤管所具备的。
2、精准性与高回收率
超滤管对目标分子截留的精准性与回收率是研究者最为看重的一方面。通常使用聚醚砜材质的膜对常规蛋白和核酸进行浓缩纯化,这种膜能够精准截留目标分子,同时高效去除小分子杂质,确保样品纯度。值得一提的是,BIOG超滤管中使用的是改良后的聚醚砜膜,相比于市面上绝大多数普通聚醚砜膜,强度更高,不易破裂,截留效率上也有一定提升,样本回收率超90%,可最大限度降低样品损失。这一特性对珍贵或稀缺样品(如重组蛋白等)的处理尤为重要,也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兼容性与广泛适用性
超滤管的兼容性主要是看其中所使用的PES膜能否与酸碱溶液、有机溶剂、生物体液等兼容。不同厂家的PES膜兼容性具有一定差异,如赛默飞的蛋白超滤管不兼容氢氧化钠(碱)、乙腈,而BIOG的可能是因为使用了改良PES膜,可兼容碱性溶液、乙腈、巯基乙醇等溶液。研究者可先确定好不同厂家超滤管的兼容性,再选择适合于自身实验的品牌产品。
在广泛适用性上,超滤管可驾驭多种复杂样本,包括细胞培养上清液、蛋白质溶液、病毒悬液等,能够应用于蛋白质浓缩纯化、纳米粒子富集、缓冲液交换及脱盐等多种实验场景,满足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病毒学等多领域的研究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