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各行各业,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站在人工智能技术革命的关键节点,我国AI算力需求正以年均300%的惊人速度增长。这种爆发式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全新挑战。”全球计算联盟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金海在首届AIDC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如何构建新一代AIDC(AI数据中心)已成为产业共同面对的核心命题。
随着大模型进入实用化阶段,AIDC需求快速增加。全球计算联盟(GCC)秘书处CTO苗福友预测,未来两三年,国内AIDC建设将以每年40%以上的增速逐年增长,随后慢慢趋于平缓,预计到2030年前后,年增长率或可降至10%左右。
但AIDC的建设同样充满挑战,金海认为,AIDC建设面临“热、电、空间”挑战,以及标准缺失、建设周期长导致的“AI等机房”困境。他呼吁,“产业链要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突破技术瓶颈、构建协同创新生态,以本次大会为起点,共同推动AIDC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指出,AIDC产业面临着规划、交付、运营等多方面的挑战,产业界需要一个面向新趋势的AIDC标准与规范,在结构、电气、液冷等多方面提出新的技术要求,共同推动AIDC与AI产业蓬勃健康发展。
首届AIDC产业发展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行业领军人物与专家,会上发布了《AIDC机房参考设计白皮书》,为AIDC机房规划与建设提供了系统化的设计思路与建设方案的参考。根据《白皮书》,AI算力设施加速向高密度、液冷化、集群化方向演进,带来了更高的功率负载和更复杂的散热要求,也对传统数据中心的供配电系统、建筑结构和网络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华为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指出,AIDC是智算时代关键基础设施,随着AI算力规模与芯片功率的快速提升,液冷数据中心正成为AIDC的必然选择。面对当前液冷机房建设的挑战,我们需要协同产业链,加快液冷机房的产品化与标准化,加速AIDC的部署与使用,共同推动AI产业发展。
《白皮书》系统分析了AI算力硬件设备走向超大集群的趋势,强调散热体系必须兼顾风冷与液冷的灵活适配。特别是液冷方案需要具备高度弹性和稳定性,应对机柜整体功率密度的显著提升。供配电部分则从颗粒度提升入手,推动单个房间及单栋楼供电的解耦设计,以驱动高效并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白皮书》还明确了多样化的机房交付模式,力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升施工效率,推进机房实现快速规模复制。包括“土建与大机电先行” “土建+大小机电模块开发、框采先行”模式,支持智能算力中心的灵活部署和快速上线,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AIDC机房不仅代表技术升级,更体现了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白皮书强调,构建开放共享、标准统一的生态体系,是实现AI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将技术能力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加快推动行业标准落地,打造支撑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
《AIDC机房参考设计白皮书》的发布,是华为在AIDC液冷机房领域多年实践的总结,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原标题:《AI算力以年均300%的速度增长,AI数据中心也得跟上》
栏目主编:戎兵
来源:作者:文汇报 徐晶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