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衍翠
为坚决铲除非法经营成品油滋生的土壤,严厉打击“黑加油点”“流动黑油罐车”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因非法经营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近期,泰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开展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执法联动、群众参与、宣传兜底”三维发力,构建起全领域、无死角的成品油安全整治体系。
多方联动聚合力,科技赋能破难点。非法成品油经营点往往隐蔽在城乡结合部闲置厂房、偏远仓库或废弃养殖场内,传统人工排查不仅效率低,还易因地形复杂导致出现“漏网之鱼”。为破解这一难题,泰山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商务等多部门成立专项执法工作小组,形成“1+N”协同执法格局,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5人,配备执法记录仪、油品快速检测设备等专业工具,重点对辖区内曾出现过非法经营线索的区域、物流园区周边、农村公路沿线等重点地段开展拉网式排查。针对树林茂密、房屋密集等人工难以深入的“盲区”,执法小组引入无人机巡查技术,通过高清航拍与热成像监测,对可疑场所的储油罐体、输油管道等隐蔽设施进行精准识别。截至目前,已利用无人机完成23处高风险区域的排查工作,有效消除了传统排查的“视觉死角”。
群策群力拓渠道,显隐结合除隐患。“非法加油点就像‘定时炸弹’,不仅油品质量没保障,一旦发生泄漏爆炸,我们老百姓的安全都没法保证!”在泰山区邱家店镇的宣传活动现场,村民王大爷的话道出了群众对非法成品油经营的担忧。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整治工作的积极性,泰山区建立“线上+线下”线索收集机制,线上通过区政府官网公布24小时举报热线;线下在社区公告栏、村镇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举报公告,明确对举报线索查实的给予500-2000元现金奖励,同时严格落实举报人信息保密制度,消除群众顾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33条,经执法人员逐一核查,其中18条线索指向明确、具有核查价值。在排查工作中,执法小组坚持“显性问题严打、隐性线索深挖”的原则,一方面对非法改装油罐车、私设储油罐体、无资质加油机等“看得见”的显性违法设施,发现一处、查封一处、拆除一处,另一方面注重从异常现象中挖掘隐性线索,通过调取周边商户用电用水数据,排查“用电量突增但无正常经营项目”“用水量异常且伴有油污排放”的可疑场所,同时结合夜间巡逻,重点核查“频繁夜间装卸、人员车辆流动异常”的仓库或场地,实现对非法经营行为的“全时段、穿透式”监管。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可疑场所113处,其中通过群众举报线索查处“黑加油点”1处,目前相关涉案人员与涉案物品已移交公安部门,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宣传引导筑根基,教育警示溯源头。“大家看,这是去年某省‘黑加油点’爆炸事故的现场照片,就是因为使用了不符合标准的油罐和劣质油品,最终造成3人死亡、5 人受伤的悲剧……” 在泰山区北上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正通过案例讲解、视频播放的方式,向居民普及非法成品油经营的安全隐患与法律后果。在面向公众的宣传中,工作人员深入街道(镇)村,通过悬挂“打击非法加油点,守护平安泰山”等主题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开展现场咨询活动等,累计覆盖群众3000余人,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针对成品油经营相关企业与从业人员,泰山区组织召开警示教育会,邀请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业务骨干,解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剖析非法经营的法律责任与社会危害。同时,引导正规加油站、油品运输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油品质量追溯体系,从源头杜绝不合格油品流入市场。此次行业警示教育共覆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600余人,有效强化了相关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意识与安全生产责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