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又双叒降息了,这次是年内第三次出手,全球资本瞬间躁动起来!中国楼市会迎来什么蝴蝶效应?房贷利率会不会继续躺平?房企们能喘口气了吗?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直接给利率来了个“跳水动作”,降息25个基点,把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压到4.00%-4.25%,资本市场立马支棱起来了。
摩根士丹利甚至预言,美联储今年可能化身“降息狂魔”,剩下三次会议都要再砍25个基点,这波操作比市场预期还猛。
这种全球放水的节奏对中国来说可是连锁反应拉满。
翻翻历史课本,2016年和2019年美联储降息时,外资就曾抄底中国债市,一线城市豪宅成交量直接暴增30%。这次国际资本大概率又要开启“捡漏模式”,核心城市的高端住宅和优质房企债券很可能成为他们的“心动标的”。
对买房党来说,最实在的福利莫过于房贷利率可能继续“贴地飞行”。
美联储这一降,给中国货币政策腾出了更多操作空间,5年期LPR有望再探新低。现在不少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已经卷到3%左右,但一线城市还有下降余地。
比如工商银行,首套房利率最低能打到LPR减20个基点。不过别急着嗨,银行调整总有“延迟buff”,个人贷款还得看合同重定价日。更扎心的是,商业银行净息差都快摸到1.7%的监管红线了,实际下调幅度可能被“封印”。
房企们倒是能短暂续命了。
2024年下半年中国房企境外债余额占了28%,约886亿美元,妥妥的“美元债大户”。现在美元利率下降,海外融资成本直接“瘦身”,加上人民币可能升值的预期,美元债务压力也能轻点儿。
融资环境改善后,开发商们的资金链或许能松口气,项目交付进度说不定能加速。但资本都是“颜值控”,只会对财务健康的优质房企“撒钱”,行业分化恐怕要进入“修罗场模式”。
其实美联储降息对楼市最狠的招数是心理暴击。宽松信号一放,购房者信心可能逐渐“回血”,这种预期效应在市场转折期往往比实际政策还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市场情绪反转通常比实质改善早个3-6个月。
不过咱也得保持人间清醒:现在租金回报率普遍不到4%,一线和三四线城市差距越拉越大,美联储已经暗示要“降息减速”,别指望利率会一直“自由落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