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此前发布的八月中国厂商海外收入排行榜中,提及了榜单前十中的合合信息上月的海外预估收入在旗下以扫描工具应用《CamScanner》(扫描全能王)为主的数据增幅推动下实现了环比超26.6%的增长。虽然排名上并未实现突破,但对于月数据变化相对稳定的非游戏厂商而言,却是足以引起关注的表现。
同样是做扫描识别应用的厂商,合合信息却并不似我们此前曾介绍过的睿琪软件那般“低调”。除了近一年伴随母公司的上市计划频繁出现在财经新闻里,上次看到《CamScanner》这款应用登上热搜还要追溯到2021年初特朗普签署的中国应用软件禁令名单,乃至更早到2020年受印度封禁的中国APP之一。
虽然这样的“出名”并非源自好意,但对于产品本身而言,却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认可与褒奖。根据点点数据统计,2024年,《CamScanner》海外下载量超过7292万,海外全年预估收入超过3295万美元(约合RMB2.34亿元),平均月活超4324万。
扫描全能王2024年月活变化趋势.点点数据
作为一款上线时间近15年的老牌非游应用,经历多次波折,能够成为头部的几个出海非游产品,并在激烈市场竞争维持当前数据成绩已实属不易。但产品功能的局限性,用户增长触顶,加之海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与限制还是令得产品数据在近几年不可避免地下滑,尤其在收入端,其2024年月收入数据较之2021年近乎腰斩。
扫描全能王2021年至今预估月收入趋势.点点数据
转机出现在去年下半年,《CamScanner》的海外收入一改此前连续数年的下滑态势,开始逐步回升,并在今年七月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通道。在这近一年时间里,其母公司合合信息也迈入了两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先成功于国内科创板上市,近期又将目光投向港股市场。作为贡献合合信息去年收入超过七成的核心产品,《CamScanner》为何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扭转此前的下滑趋势,并实现收入的显著增长?这引发了我们的好奇。
上线十五年,成就扫描识别工具霸主地位
扫描全能王在2010年诞生,恰好站在了一个完美的时代拐点上。彼时,iPhone 4的发布为现代智能手机划定了框架,摄像头与手机的初步绑定也为其奠定了硬件基础。传统扫描仪效率低、成本高的痛点与初步兴起的“移动办公”潮流所碰撞,在移动应用市场尚处于一片蓝海的探索阶段,扫描全能王成为了这一赛道的先行者。
同一时期,作为办公工具软件巨头的微软,乃至于后来的谷歌在早期的战略选择上受限于它们已有的庞大生态与商业模式,认为系统集成或基础功能即可满足用户需求,低估了移动场景下用户需求变化速度,故而也并未亲自下场做独立的扫描应用。这恰好为扫描全能王这样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市场空窗期,其结果便是后知后觉的《Microsoft Lens》、《Google Keep》等同类产品再难追赶上《CamScanner》的步伐。
《CamScanner》、《Microsoft Lens》、《Google Keep》2024年至今的月活趋势.点点数据
除了入场时机把握得好,扫描全能王能在十多年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这一垂直领域全球范围内的代表产品,更源自其自身对技术创新的坚持、对用户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灵活的商业策略。
自诞生起,扫描全能王就专注于以技术创新解决传统扫描仪昂贵、笨重、不便携的痛点。从利用算法弥补低像素手机缺陷的扫描工具,演进为集成AI深度学习、支持多语言实时识别的智能文档处理平台,始终贯彻“用算法的复杂性换用户使用的简洁性”的目标。其间在智能文字识别和图像处理领域过百的专利技术撑起了产品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的核心竞争力。
运营侧则是践行“走在用户需求前面”的策略,不断挖掘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痛点,并推出相应功能。产品功能从最初基础的文字扫描识别,发展衍生出切边增强、弯曲矫正、阴影处理、手写擦除等多种图像处理能力,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复杂场景。“证件模式”、“拍PPT”、“试卷字迹擦除”等特色功能也顺应远程办公、网课学习等趋势而生。
图片来源:应用商城活动详情页
商业模式的选择上,由于扫描工具本身较弱的文化属性与强技术驱动性降低了其进入不同文化市场的门槛。故而扫描全能王所采用的免费增值模式也帮助其在前期蓝海市场的“圈地运动”中占尽了优势。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辅以精准的用户需求运营策略,造就了扫描全能王在过去十年里于智能扫描和文字识别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地位。
一年时间扭转颓势,独特的AI赋能策略
历经了十多年的生命周期,对于一款面向垂直功能领域的产品而言,其数据不可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而扫描全能王确是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自ChatGPT兴起以来,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根本性地重塑工具类应用的价值边界。面对这一趋势,扫描全能王所选择的应对策略,正是以AI技术为引擎,重新走一遍那条已被验证的“成功之路”。
在方向的选择上,扫描全能王乃至其母公司合合信息并未选择去卷“大而全”的通用大模型。而是基于自身在图像处理、文字识别领域的技术积累,找到了专属于其的新“垂直赛道”,同时在应用侧选择“小而精”的功能优化策略。
2024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其母公司所推出的“大模型加速器”能够通过提升大模型训练数据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帮助降低大模型应用中的“幻觉”风险,从而优化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性能。在这一技术创新的支撑下,扫描全能王也在各项功能领域得到了全方位的优化,从而迎来了新的数据增长奇点。
图片来源:应用商城活动详情页
近一年的时间里,扫描全能王相继将其智能图像处理、复杂场景文字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三大核心技术与AI技术融合,于产品应用端推出了"智能高清滤镜"、"无限扫描"、"翻页自动拍"等功能,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与使用效率。经AI优化后的高级功能更成为吸引用户订阅付费的关键,有效提升了其付费用户数和付费率。这便是其在去年下半年能够逆转收入下滑颓势,实现数据再次进入新增长周期的关键。
与此同时,在近期的功能更新中,仍能见证其贯彻“走在用户需求前面”的策略,如于七月底一经推出便在主要收入来源地区美国走红的“PPT一键生成”功能,以及最新推出,满足耳机用户使用场景需求的一键批量扫描功能。
图片来源:应用商城活动详情页
此外,在用户体验方面,扫描全能王也在积极进行优化调整。如简化产品操作步骤,以算法自动完成最繁琐的裁剪、调色、增强步骤;通过图像切边、智能增强、去阴影、去摩尔纹等独家算法自动生成高质量扫描件等。在最新的版本更新中更是针对苹果系统最新的液态玻璃组件外观进行相应适配以满足用户使用习惯。
图片来源:应用商城活动详情页
功能、外观以及操作方面细节之处的优化都有效助力产品月活与收入数据的提升。在扫描全能王八月中旬上线的7.0版本更新日志中,AI这一关键词多次出现,或也表明了其继续深化AI赋能产品升级的决心。
图片来源:点点数据版本详情截图
AI赋能工具类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扫描全能王的发展历程,是一款优秀产品从找准痛点、构建壁垒到持续进化、并最终穿越周期的经典案例。其成功之路或许难以复制,但其一以贯之的发展策略以及在AI浪潮下技术创新角度的选择和取舍或许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方面,谨守技术才是第一要义。早期,它的护城河是不断升级优化的图像处理算法。而当AI浪潮来临,它又通过AI技术创新赋能产品,在OCR识别率、复杂场景处理等核心功能上建立了更高的壁垒。用户为之付费的不仅是“扫描”功能,更是“更好、更智能”的扫描效果。
另一方面,在当前“大而全”的通用大模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与其陷入同质化的“大AI”竞争,不如聚焦垂直领域,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深耕具有特定场景与功能的“小AI”产品。
根据点点数据统计的行业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截止到今年8月,全球工具及效率类别应用的收入规模正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拥抱AI,对这两类应用而言,是一场从“功能机”迈向“智能机”的变革过程,机遇空前,挑战也同样严峻。
2021年至今效率、工具类别应用收入规模趋势.点点数据
AI将深度重构产品形态、市场格局与商业逻辑,进而催生大量高度细分的垂直应用场景。站在应用层的视角,未来的竞争核心将在于对用户场景的精准洞察与深度重构——能否将前沿AI能力转化为持续、稳定、可被用户直观感知的价值体验,将成为决胜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