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一脑子政策市,他说救市其实很容易,理由就是政策的工具箱里还有很多工具,比如,降首付、降息、降交易税,这说得都对,但只说对了一半。
对的一半是让需求端奔跑,总归是对的;再彻底点,模仿日本沉没的三十年,实行贷款零利率,形势将为之一变,但这种吸氧式的疗法不会是中国楼市的未来。
错的一半是谁来让供应端刹车?
中国楼市的核心问题不在需求端,在供应端,中国是土地全民所有制,各地方拥有土地的定价权,是土地唯一的供应者,这决定了中国的楼市供应端是计划经济,而需求端是市场经济,供应与需求两张皮,各有各的规则。
看看年内的数据就清楚了,所有核心指标都在降,唯独土地出让金收入两位数增长,这说明在宏观文件的选择中,是双向奔赴。一边鼓励需求去库存,一边又无法斩断供应,继续增加库存,城投负债65万亿,还是要拿地不止,这种问题是马光远的救市方案触及不到的。2024 年全国新开工商品房面积 10.5 亿平方米,相当于全年销售面积的 80%,新供应不断对冲需求释放,这就是双向奔赴。
既然是双向奔赴,那就是一场用时间换空间的龟兔赛跑,它会是一个长周期。而短期最强手段是继续加发超长期特别国债,30年期、50年期,用债务支持住流动性,才能在双向奔赴中拉长销售的时间窗口。
有最优解吗?
理论上有,现实看不清。最优解是消解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刚性依赖,这可能吗?从权重上说,至少二十年内没有任何行业的税收可以替代房地产关联收入的权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