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闹越大!汤家凤开喷于东来:买你东西,不代表认可你的价值观!
想不到啊想不到,西贝预制菜的火,居然能从贾国龙和于东来那,烧到了考研圈段子手——汤家凤的头上。
现在翻开评论区,几乎清一色都是这样的:
“有几个人追捧他,他就开始嘚瑟了,觉得自己不得了,好像谁都得给他面子一样!”
“贾老板把西贝面纱揭开,于东来把自己打下凡尘。都是牛人,牛!”
“是的,胖东来即使真的各种商品都那么好也不代表老板三观正,只是一种营销策略罢了!”
先给吃瓜群众补个前情提要。
事情导火索是——9月12号于东来连发两条微博替西贝说话,大概意思是“别老骂预制菜,感谢西贝、海底捞让我吃得上放心饭”。本来餐饮圈互捧属于常规操作,可偏偏撞上了罗永浩刚炮轰完西贝“低价料包卖天价”,网友正愁没地方撒火。于是“良心老板”瞬间被拉下神坛。
时间来到了昨天(9月17日),以犀利直言著称的考研数学老师汤家凤,在抖音上隔空向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喊话:“你超市产品的品质把关严,很多人去你超市买东西,但并不代表大家都认可你的价值观;你的发言只能代表你自己,代表不了大家,你评判的标准不是你企业做多大,而是有没有把老百姓放在心上。”
话里话外的火药味,隔着屏幕都能闻得到,不过说真的,这回汤家凤不愧是搞数学的,说的很是在理,一招就点破了要害:你不能因为生意做得好、粉丝多,就觉得自己在道德上也拥有了“最终解释权”。商业成功和道德正确,那是两码事。
更何况,关于“预制菜”本身,其实国家层面早有底线,哪里轮得到某个企业或者老板来指指点点呢?
早在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就发布了关于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的文件,明确定义了“预制菜”的范围,并强调餐饮环节应当推进明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这一点很关键——不是谁喊“我不是预制菜”就能盖住舆论,而是还有官方标准在背后做裁判。
务实一点讲,汤家凤讲得没错,但也别把他说的当成万能钥匙
从根子上说,这场闹剧其实和汤家凤、于东来或者贾国龙个人都没太大关系。
它本质上是公众对两种企业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一种是以效率和利润为核心的传统商业逻辑,另一种是以人的福祉和情感连接为核心的新商业伦理。于东来被捧上神坛,是因为他被看作第二种价值观的化身;而他这次引发的争议,恰恰是因为他试图用第二种价值观的“包容”,去理解第一种价值观的代表人物。
所以,汤老师这话虽然听着刺耳,但或许是一剂及时的退烧药:企业家不是圣人,消费者也别当信徒。大家都回归到最基本的逻辑——好好做事,诚实做人,用产品说话,而不是用立场绑架。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