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三声枪响划过英国伦敦萨沃伊酒店的夜空,年轻风流的埃及王子阿里·卡迈勒·法赫米·贝伊的生命便停留在了1923年。
开枪的是谁?为什么要将王子打死?
玛格丽特·玛丽·阿丽贝尔,法赫米刚刚娶入王室的妻子,被他亲赐封为“法赫米公主”的女人。
谋杀亲夫!这是绝对的事实。当伦敦的警察赶到酒店案发现场时,玛格丽特就坐在酒店的床边,冷静、无语。
但是,在玛格丽特的怀里,抱着一个漂亮的盒子。里面是什么?那是可以解救她于危难的重要东西,很快我们就会提到。
法赫米身中3枪,已经没有了生命特征,而玛格丽特也因此被抓了起来,等待她的将是英国法庭的审判。
很多人想不明白,法赫米富甲一方,有着王室高贵血统,嫁给这样的男人,是当时很多贵族女孩的梦想,玛格丽特为什么要将他杀死呢?
其实,玛格丽特与法赫米相识时间并不长,于1922年的一场派对中,两个人一见钟情,于是才有了快速走进婚姻的现实。
而在这之前,玛格丽特有过两段婚姻,还有一个女儿。第一次结婚就因为生了女儿而被前夫查尔斯·洛朗赶出了家,作为离婚补偿,她得到了一套豪宅,以及数量可观的分手费。
之后,玛丽格特又认识了马场主安德烈·米勒,一个大了自己20岁的男人。而且,搞笑的是这场所谓的婚姻其实有实无名,因为对方有妻子,且婚姻依旧有效。
在这样的情况下,玛格丽特所能得到的除了物质上的满足,便什么也没有了。但她不在乎,因为她有一个绰号:“超级捞女”,只要对方愿意出高昂的价格,她完全可以不要婚姻。
但是,玛格丽特拥有漂亮的脸蛋,同时还有风情万种的手段,总是能让男人看到她之后身不由己。
常年混迹于英、法贵族圈的法赫米一见到玛格丽特便完全沦陷,送礼物,送珠宝,送一切可以送的东西,包括自己,还有王室头衔:“法赫米公主”,就为了博美人一笑。
这魅力,不得不让外界感叹:美貌是个好东西,比起普通人的努力奋斗要有效得多。
于是,法赫米在对玛格丽特丝毫不了解的情况下,迅速进入婚姻。对此,玛格丽特可不在乎,只要对方够爱自己,又够有钱,那就足够了。
风光嫁入王室,玛格丽特意得志满。可谁能想到呢,法赫米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穆斯林教徒,结婚之后就想方设法要求法国长大的玛格丽特改入伊斯兰教。
这下玛格丽特不高兴了,众所周知,伊斯兰女性被视为男人的附属,不但不能抛头露面,还要受到男性的压迫。
更重要的是,男人则可以娶多个妻子,女人却只能被面纱、长袍包起来。这显然是玛格丽特接受不了的,她坚定地表示:不可能。
但法赫米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两个人之间从最初的恩爱变成了仇恨。在这样的情况下,玛格丽特与法赫米到英国做短暂的旅行,从而相互冷静,重新审视这段婚姻。
结果,说好的冷静没等到,玛格丽特竟然在酒店将法赫米王子给打死了。
埃及方面坚定要求玛格丽特以命偿命,但玛格丽特却一直表示:当时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她是不得已才拿出手枪开枪的,这是情急所致的结果,并不是故意杀人。
这回,英国法庭就要对这位玛格丽特小姐进行全面的调查了。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她的人生整个就是一场“灰姑娘”励志逆袭的大戏。
原来,玛格丽特出生于1890年法国,家庭贫寒,父亲是车夫,母亲是清洁工。从小,父母就重男轻女,对她很是不待见。
本来就生活得不容易了,玛格丽特的弟弟却在4岁的时候被车撞死了,父母一致认为:是她没看好弟弟所致。于是,他们狠心将小小的她送进了修道院。
看过《简·爱》的都可以了解,修道院说起来是慈善机构,但实际比什么都黑暗。玛格丽特在那里经过了人生最难熬的一段时光,打、骂、吃不饱饭,那都是她人生当中最深的烙印。
15岁,玛格丽特成为富人家的女佣,聪明的她学习了富人社会的礼仪、审美等多项技能。于16岁那年遇到了初恋:富家公子。
这似乎就和所有的狗血剧一样,女佣与富家公子,那只能是玩玩而已。结果就是玛格丽特未婚先孕,很快被东家辞退了。
玛格丽特带着不堪回到父母家里,可他们根本不想收留她,强忍了几个月,最后再次被赶了出来。
17岁的玛格丽特能做什么呢?最终,她迈向了街头,成为当时众多站街女中的一员。为了活下去,她别无选择。不过,那时的她便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个有钱人。
在这个过程中,玛格丽特认识了英国某会所的老板:德纳特夫人,她“慧眼识人”,认为年轻的玛格丽特大有前途。
德纳特夫人让玛格丽特穿上保守、黑色的外衣,看上去羞怯、清纯,而脱掉黑衣之后的样子却极尽火辣。在德纳特夫人的包装之后,玛格丽特成为了上流社会男人中的“抢手玫瑰”。
而就在这个时候,英国派出兵力参加法国对抗德国的战争,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王储(也就是后来的爱德华八世)亲自参加,与队伍到了法国的领土。
爱德华八世当时已经27岁,王室有意要全面打造王储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所以,他们秘密指示:为王储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女性做王子真正变身男人的启蒙师。
德纳特夫人作为法国出名的会所从业人员,亲自为王室推荐了玛格丽特。你看,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哪怕身份差距如云泥,哪怕两人距离千万里,有缘自会来相聚。
这一见不要紧,爱德华王子对玛格丽特爱慕不已,完全坠入爱的怀抱。哪怕后来上了前线,他依旧时时想着玛格丽特,并为其写下了一封又一封的情书。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最终还是失去了联系。
而此时,我们再回到开篇,玛格丽特冷静地坐在酒店床头,怀里抱着一个盒子。这个盒子里是什么?正是爱德华王子曾写给她的多封情书。
玛格丽特果然厉害,她深知自己与爱德华王子的事属于高级机密,英国方面根本不能将其公布于世。而她有了这些东西,就相当于握住了王室的把柄,他们没有理由不搭救自己。
果然,英国法庭最终以玛格丽特枪杀法赫米王子属于正当防卫,无罪释放。虽然埃及方面并不认同这一审判,可对于英国来说,那又怎么样呢?他们无可奈何。
玛格丽特最后成功洗白,再次回归到她快乐地“捞捞捞”的人生。只是免不了让人们感慨:一个从小被送进修道院的女孩,竟然一路起伏,从站街到公主,再到无罪释放,完全颠覆当时人们的认知。
当然,只有玛格丽特自己清楚,她的救命符不过是王子曾经对自己一往情深的爱恋而已。拥有这些情书,她的人生才变成上流社会也无可奈何的逆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