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
今天,河北燕兴机械有限公司(137厂)微信公众号透露,国产某新型武器系统立姿肩射试验达标达效。立姿肩射是考核武器系统综合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等实际综合效果的重要科目。试验中,多名射手先后进行了立姿肩射试验,射击均精确命中预定目标。
试验表明,该新型武器系统综合技术性能良好,完全实现了试验预期目标。这款新型武器系统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新82无后坐力炮(以下简称新82),该项目研制已经进入全面冲刺的阶段,相信很快就能完成列装定型。不少粉丝私底下问我,新82同我军现役装备PF98式120mm火箭筒(以下简称120火)相比有什么优势?今天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120火是我军上世纪90年代开始立项研制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当时,随着装甲防护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反应装甲的出现,使各种轻型反坦克武器无能为力了。120火的出现就是为了加强步兵分队反装甲、攻坚和遂行多样化作战的能力。120同我军之前装备的78式82无坐力炮和69式火箭筒相比,在性能上具有质量轻、威力大、射程远的突出优势。装备部队之后很受官兵们的喜爱,也很快取代了老82和69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理论的转变,新世纪的作战样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我军作战思想也由应对大规模战争向面对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进行转变,我军陆军部队加强了空中突击部队、轻型高机动部队和特种部队等新质作战力量的建设。现代战争要求近战武器破坏、杀伤作用增大,打击精度高,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伴随士兵作战时轻便。具体而言就是要求系统重量轻、持续作战能力强、能够对付多种目标。面对这些新的要求,120火就不能完全满足了。
首先,120火的系统质量、尺寸比较大,PF98的筒身重量超过10kg,PF98A经过改进降到7kg左右。PF98A多用途火箭弹全弹质量7.42kg,PF98A破甲火箭弹全弹质量7.91kg。在实际使用中,通常采用一射手配备两弹药手,只能携带4枚火箭弹,发射小组编制大,机动能力差,作战方式不灵活,缺乏持续作战能力。
其次,120火不方便。120火加上瞄具,不含三脚架的情况下重量已经超过16kg。此外,120火的身管过长,超过1.2m,再加上弹的长度则超过1.6m,携行困难,射击时难以保持稳定的姿势。因此,虽然120火可以根据战场情况采用有架和肩射两种射击姿势,但是通常采用有架射击,以保证可靠的射击效果。在需要采用肩筒射击时,也需要尽量使用支撑物,以便稳定瞄准。
最后,120火作为一种大口火箭弹,发射装药多,也导致后喷非常严重,发射时火箭筒正后方100m、左右各70°均为危险区,即使在改进后赌片材料之后,安全距离仍然很大,这就让120火在选择阵地时非常困难,特别时在城市、登陆滩头等狭窄环境中更是如此,更别提室内了。
相对于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具有初速大,精度高,穿甲能力强等优点。提到无后坐力炮就不得不说说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第一代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于1948年装备瑞典陆军,50年代中期对其进行系统改进,称之为古斯塔夫M2型84mm便携式无后坐力炮,1958年装备瑞典陆军。M2型也存在发射筒太重、威力较小的缺点。
80年代,瑞典又推出了古斯塔夫M3型,该型号采用一种带膛线的薄壁钢管,外层用碳纤维缠绕加强,发射筒其他外露件则改为塑料或者铝合金,以减轻全炮重。发射筒的重量由15.5kg减小到8.5kg,携行长度1130mm。
到了2014年,瑞典萨博博福斯公司又推出了最新的古斯塔夫M4型,采用钛合金材料制造身管,身管外层用碳纤维缠绕加强,全重减小到6.7kg,总长减小到1m以内。古斯塔夫M4更加适应城市地区作战的需求,发射榴弹时直射距离500m,最大射程可达1250m,身管寿命可达1000发。由于具有操作简单、质量轻、弹药种类齐全,以及射程远、威力大和精度高的优势。古斯塔夫在全球大量装备,目前约有47各国家和地区采购装备或者引进生产,甚至包括美国也引进了最新的古斯塔夫M4。
无后坐力炮的发展几经起落,最终重回战争舞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其发展的趋势:提高弹药的多样性;进一步轻量化,由以前的班组作战转为单兵作战形式;瞄准装置结合简易火控;结构简单可靠,寿命长。
为应对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2017年我军也提出研制新型无后坐力炮。新型无后坐力炮具有重量轻、威力大、多弹种发射、人机工效好等特点,具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水平。国内多家院所、高校和企业参与了新型无后坐力炮的竞标工作。2019年8月至12月,以南理工和137厂等组成的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型无后座力样炮(新82无)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获得了竞标成功。2020年,新82无正式立项。
【某82无样炮】
137厂作为我国唯一的无后坐力炮科研生产厂,从56式、56-1式75炮的改进,到65式82炮的研制生产、65-1式82炮的改进,75式105炮的仿制生产,再到78式82炮的生产,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无后坐力炮发展的全过程。新82无落户137厂,代表着中国第五代无后坐力炮的诞生。
虽然新82无的研制起点较高,但充分借鉴了古斯塔夫M4的成熟技术,比如复合材料包裹刻有膛线的钛合金金属内衬,再加上137厂和南理工的技术积累,项目推进得很迅速。而这次新82无立姿肩射试验成功,标志着该项目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很可能在年内就可以完成定型。笔者相信,这款新82无将很快装备部队,为增强我军战斗力再立新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