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代战争中,弹道导弹为重要的远程打击手段,也促进了反导技术进步。在2025年6月的以伊冲突中,以色列宣称,成功拦截上百枚伊朗导弹,取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
虽然以色列的战报受到质疑,但是仍让台岛内有人动了坏心思,根据美国媒体《战区》在2025年9月17日的报道,台湾省已公开自己的高空反弹道导弹系统,正式定名为“强弓”,一款新型反弹道导弹系统,目前已投入生产。根据岛内公布的介绍影片,其设计目的显然是针对“东风”弹道导弹。
«——【·以色列袭击·】——»
6月的中东沙漠上空,以色列军方的反导网络迎来了实战大考。伊朗发射的上百枚弹道导弹呼啸而至,以色列国防军启动了多层次防御体系。“箭-3”远程反导系统率先在大气层外拦截洲际目标,“大卫投石索”应对中程威胁,近程则交给“铁穹”系统收尾。
以色列军方随后宣称,此次拦截行动取得巨大胜利,成功挫败了伊朗的导弹攻势。这场持续12天的冲突中,“箭-2”和“箭-3”构成的高空防御网成为焦点。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数据显示,“箭-3”拦截弹单价高达400万美元,主要用于摧毁远程弹道导弹。
伊朗发射的导弹成本仅为其十分之一,这场攻防战从经济角度看堪称“以贵搏贱”的消耗战。冲突结束一个月后,以色列国防部紧急签署大额订单,要求加速生产“箭”式拦截弹,侧面印证了实战中的巨大消耗。
以色列的多层防御体系并非首次亮相。“铁穹”系统此前在应对火箭弹袭击时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大卫投石索”则专注于中远程目标,启动一次的最低成本达70万美元。
美国提供的“爱国者”和“萨德”系统作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以色列的防空盾牌。但这场看似完美的防御表演,很快就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质疑。
«——【·数据迷雾·】——»
以色列军方公布的拦截成功率遭到多方质疑。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奥多・波斯托尔领衔的研究团队指出,通过对公开视频的技术分析,以色列反导系统的实际效能可能远低于官方宣称。
类似的争议并非首次出现,此前“铁穹”系统就曾被曝拦截率从官方声称的85%暴跌至学者测算的5%。质疑者的核心论据来自爆炸形态分析。
专业军事研究者认为,有效拦截会产生两次明显爆炸,而来袭导弹战斗部未被引爆时只会出现球状火焰。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以伊冲突视频中,多数爆炸呈现规则球形,暗示拦截弹可能在未击中目标的情况下提前起爆。
以色列南部警局的报告显示,冲突期间火箭弹坠入建筑物密集区的事件达109起,远超军方公布的58起,这种数据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拦截成效的怀疑。
以色列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伊夫塔赫・沙皮尔反驳了这些质疑。他强调民间视频缺乏专业校准,难以作为科学依据,且部分未拦截案例源于防御系统部署盲区。
但冲突后以色列加急生产“箭”式导弹的举动,让这场技术争议更添悬念。军方承认,每次使用“铁穹”拦截的成本高达10万美元,而此次冲突中仅“铁穹”就拦下600枚火箭弹,巨额消耗让“胜利”的代价变得更加清晰。
«——【·台湾海峡效仿·】——»
以色列反导作战的争议性“胜利”,让台湾岛内某些势力看到了效仿的机会。2025年9月17日,美国《战区》杂志披露,台湾省已公开新型高空反弹道导弹系统“强弓”,该系统已投入生产并明确将“东风”弹道导弹列为目标。台“中科院”的介绍影片显示,这一系统旨在构建区域反导屏障。
“强弓”系统的技术源流可追溯至“天弓三型”增程计划。军事专家分析,该项目将现役导弹的射高从45公里提升至70公里,通过弹体紧致化和推力强化,试图在50至150公里高空拦截来袭目标,因此被岛内媒体冠以“台版萨德”之称。
台“中科院”近年多次在东南部外海进行试射,采用从台东发射靶弹、屏东九鹏基地发射拦截弹的测试模式,2025年的密集试验为该系统量产奠定了基础。
台当局的反导布局并非孤立行动。2025年度防务预算显示,台湾地区已向美国增购1985枚“毒刺”导弹,加上此前订购的500枚,总计将获得2485枚便携式防空导弹,总金额从133.7亿元新台币暴增至690亿元。
这种多层次采购策略,折射出台当局试图构建从高空到低空的立体防御网络的野心,而“强弓”系统正是这一网络的核心环节。“强弓”系统的突然曝光引发了技术来源猜测。
«——【·结语·】——»
台湾地区与以色列在军事技术领域早有渊源,上世纪70年代,台“中科院”就曾以以色列“天使”导弹为蓝本,反向工程研制出“雄风一型”反舰导弹。这段技术合作历史,让外界不禁联想“强弓”是否延续了类似路径。但以色列当前对华政策谨慎,公开向台湾转让敏感反导技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