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有的打工者来说,能盼到顺利退休就是人生成功一半了,接着就是看养老金水平,如果能达到预期水平那就更好了,尤其是每年养老金调整这件事更是牵扯着所有退休人员的心了。那么今年还有一项养老金调整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就是养老金重算补发了,如果工龄40年,能重算补发多少?我们一起来看看。
9月已经过半,31省将陆续在10月-12月份公布2025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了,现在虽然有部分消息说已有城市公布了2024年全口径工资水平,但是小编查询了官方网站还没有看到关于养老金计发基数调整的具体通知,只是有部分城市公布了2025年医保的缴费基数,而医保缴费基数一般与养老金基数多数城市是不同的,比如丹东的社保缴费基数为7121元,但医保的缴费基数则是5480元。
可能有网友会疑惑,如果2025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没有公布,那么自己的养老金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如果新一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没有发布,那么就会继续延续使用上一年度的计发基数。计发基数的来源是根据每年城镇职工全口径工资水平来定的,而全口径工资水平不是一下就能全部统计出来,须有一个较长的计算和统计过程,所以多数都是在年中或者8月份后才能公布出来,这样的情况下,如果8月公布出来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那么8月之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都是按照上一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核算的,所以才涉及到后续的养老金重算补发工作。
这里小编简单的给大家梳理下城镇职工全口径工资水平与社保参保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关系。很多伙伴经常看到这几个词语,也大概知道每个词语带意思,但三者关系还是不太明白,总的来说,全口径工资水平是社保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数据基础,首先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都是根据全口径工资水平来决定的,而养老金计发基数只是要参保全口径工资水平,不一定与工资水平是等同的。而国家未来也会逐渐将这三项并轨到一起,使三项数据一致。
再说关于养老金重算补发,重算补发并不是指养老金的所有部分都会补发,而是只有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会重算补发,具体调整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补发额=(2025年计发基数-2024年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的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过渡性养老金补发额=(2025年计发基数-2024年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而养老金重算能补发多少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累计缴费年限多少,也就是工龄。我们假设工龄40年,其中14年为视同缴费工龄,缴费系数0.6,2024年计发基数7800元,2025年计发基数为8000元,今年2月份退休,在9月份公布的新计发基数,那么补发金额是:
基础养老金补发额=(8000-7800)×(1+0.6)÷2×40×1%=64元,过渡性养老金补发额=(8000-7800)×1×14×1.3%=36.4元,一共需要补发7个月,总补发金额=(64+36.4)×7=702.8元。
累计缴费年限越长补发越多,或者养老金计发基数涨幅越大,补发的也会越多。也有很多朋友说现在70后退休时还有些视同缴费年限,等80后及以后的退休了就都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了吧,这个理解并不全面,除了在1995年养老保险制定建立之前,在国有企业工作的连续工龄可以算作为视同缴费工龄外,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养老金并轨制之前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职工的连续工作时间也可以算是视同缴费工龄。
养老金重算补发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自己退休时核算待遇是用上一年度计发基数的,二是只2025年新退休人员,同时满足这两点后社保系统会自动筛选出来进行补发,所以大家可以关注下自己的养老金社保卡,如果哪个月有多出来的钱可能就是重算补发的钱了。那么大家之前有收到过重算补发的钱吗?欢迎分享您的经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