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程青松是谁吗?”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几年前,回答可能是“电影节撰稿人”“金扫帚创办人”“郝蕾的好闺蜜”。
现在呢?
一半网友在问:“他到底和于朦胧有没有关系?”
另一半网友已经在评论区刷起了:“别再骚扰小鲜肉了!”
他曾是娱乐圈的“社交之王”,如今却成了被扒得最惨的那一个。
网友的手比显微镜还毒,扒起人来连你小学写给老师的表扬信都能翻出来。程青松也没逃过这一劫。
一、“人脉之王”的朋友圈:全是大咖,全是故事
先来看看这张“朋友圈名单”——郝蕾、田海蓉、韩寒、刘晓庆、黄晓明、方励、张靓颖、秦海璐、黄小蕾……
这不是某颁奖晚会的嘉宾表,而是程青松的通讯录。
程青松和郝蕾的关系,说是“灵魂伴侣”也不为过。
郝蕾生日,他必到;他搬家,郝蕾送蛋糕亲自到场。
郝蕾早年迷上Cosplay,身边人都觉得她疯了,只有程青松说:“你有梦,我陪你疯一场。”
那是个人人都想要一个懂你的年代,而程青松,偏偏懂了太多人。
田海蓉呢?
当年还是新人时就和程青松走得很近,后来成了富太太也没断这层关系。
金扫帚奖办不下去了,是田海蓉掏钱支持。这份义气,在如今的娱乐圈,稀罕得像冬天的大西瓜。
黄晓明也曾为他庆生,不过从合照上看,黄晓明的笑容比营业还营业,网友调侃:“这笑容里,有社交的味道。”
二、被捧起来的程青松,是怎么一步步走进风口浪尖的?
2009年,程青松做了两件事,直接把他送进了“圈内核心”:
一个是当上《青年电影手册》的主编,另一个是创办“金扫帚奖”。
一个给人上热搜,一个让人下地狱。
金扫帚奖可不是闹着玩的,专门评最烂电影。
包贝尔被评最差导演,气得加他微信骂了一通;
陆川更有意思,直接在社交平台发文:“你是我豢养的小狗,我永远纵容你咬我。”其实话是讽刺,但程青松转头就把陆川的电影连着两年评最差。
这操作,像极了“你敢骂我,我就拉黑你朋友圈”的狠人。
可也有人欣然接受。
小沈阳拿奖不但没生气,还说:“中国电影需要你这样的人。”
王宝强更是亲自到场领奖,一句“我接受批评”赢得满堂彩。
程青松靠嘴、靠笔、靠人脉,愣是把一个冷门奖办成了圈内“雷区”。
三、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把他的“底裤”都扒了
9月11日,演员于朦胧坠楼的消息震惊全网。
程青松没在现场,也没出现在警方通报中,但网友通过一张模糊的“侧脸图”,就把他送上了热搜。
人还没说话,评论区已经被“你是不是他聚会的人”刷爆了。
程青松连发博辟谣:“我红头发,不是图里的那个人。”“我9月10号和田海蓉在吃饭。”甚至还报警了。
但网友压根不信。
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我们网友可是“柯南附体”!
紧接着,网友开始深扒——他关注的社交账号里,一水的腹肌男孩;评论里喊人“老婆”;私信里直接问:“想不想做我男朋友?”
网友:这哪是社交?这是“选妃”现场。
更离谱的是,有男演员站出来爆料:“他私下对我提出不合理要求,甚至还精神施压。”
程青松的“豪华朋友圈”开始“集体沉默”。
有公司第一时间发声明:我们和他无任何合作关系。这速度,比分手还快。
四、从高光到翻车:娱乐圈里最怕的是什么?
不是你没资源,而是你资源太多,翻车太响。
程青松这些年,写剧本、做评委、办讲座、出活动……
他手握资源,就像一位“娱乐圈的中转站”。很多人跟他走得近,说到底,是想在他的“站台”上搭趟顺风车。
可娱乐圈从来不是讲感情的地方。当你出事了,最先切割的,往往就是你曾经最亲近的人。
这不是凉薄,这是规则。
有人说娱乐圈像宫斗。那你得明白,宫斗里,谁都不是主角,观众才是。
五、一个时代的背影:程青松的故事,也是我们的照妖镜
程青松的故事,到底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脉撑起的高楼,也能被舆论一夜推倒。
也说明了,在这个什么都能被截图、录屏、扒皮的时代,你不仅要活得体面,更要活得干净。
郝蕾可以陪他疯,田海蓉可以为他掏钱,刘晓庆可以为他题词,但当他行差踏错、影响恶劣时,谁也保不了他。
这不是友情变了质,而是底线挡不住。
正如那句话说的:人走茶凉,不是人薄情,是你不值得。
六、写在最后:
人脉可以是一座桥,也可以是悬崖。
在娱乐圈混,靠才华起步,靠人情维稳,靠口碑长久。
可一旦你把人脉当成保护伞,把资源当作筹码,迟早会被反噬。
程青松的朋友圈够豪华,但他把它变成了“防火墙”,现在失火了,才发现——人走了,墙塌得也挺快。
#明星八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