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最近这几年的用人思路,说好听点是独树一帜,说直白点就是让人看不明白,赛场上谁的表现好,大家一目了然,但偏偏到了国家队名单,总会冒出一些“玄学选择”,而像江苏女篮的许晨妍,数据炸裂、状态在线,反倒是一次次被“抛弃”,让不少关注女篮的球迷直呼看不懂,难道中国女篮比的是人缘,不是实力吗,这操作,说实话是真让人火大
先说许晨妍的硬核数据吧,上赛季她在俱乐部比赛里疯狂输出,单场16投16中砍下36分,更别说其余场次一不小心就是全场6投全中,砍下14分4板3断3助,数据全能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开挂,一名内线球员不仅得分高,还拥有柔和的手感和很强的终结力,甚至连3分线外都能露两手,这进攻效率搁谁天不点赞一下,再看看她的防守端,也是绝不摆烂,抢断助攻篮板一把抓,更难能可贵的是,许晨妍不是打顺风球型,状态稳定,基本没有什么“隐身局”,这才是真正的实干型球员
问题就出在这了,这么强的球员进不了国家队,哪怕只是入选大名单和女篮的其他中锋一起竞争一下,都成了奢望,要说中国女篮现在中锋群体有多富得流油也不是,张子宇韩旭陈明伶三个人Y头坐庄,有人说未来可期,也有人觉得只是杯水车薪,偏偏像许晨妍这样25岁、正是巅峰期的运动员,连尝试都不给一次,不管是哪队球迷听了都直呼离谱
再横向对比一下,国家队里有谁流量大却数据拉胯,随随便便点个名,李缘这种“神奇存在”就能坐稳首发,场场1分2分,然后守着“战术大脑”的名头混得风生水起,这让很多观众摸不着头脑,难道篮球只拼人脉和标签,拼不了个人能力,难道每年都是那套“体系至上”论调就能解释吗,这一套要继续打下去,怕不是把真正能分担压力、能站出来得分的人都踢开了
其实,许晨妍不是没拿过舞台,比如去年全明星赛上她爆砍29分6板,直接硬刚国家队大部分同样位置的球员,没有一丝怯场,别人还在做小配角的时候,她已经在抢镜头,网民看了都不淡定,问为什么不用这么猛的人,反观国家队有些球员“定海神针”的头衔挂着,实际比赛里却进攻端失灵,都靠防守凑数,关键局面也没见站出来,这是谁的责任
此情此景,有球迷调侃女篮招人看姓氏,看是不是有体系保护,也有人干脆喊国家队招名气不招实力,或者换个说法,这就是宫鲁鸣的“神秘用人术”,说白了就是他那套体系只信自己人,真要看谁能无缝配合,不容易打乱既定战术安排,但你说哪套篮球体系不是在场上靠人拼,主力线不够硬,能全靠“体系”顶着赢强敌吗,这几年中国女篮的世界大赛成绩,说好听点叫坚韧,说难听点也是打到天花板了,再不补强,真靠韩旭张子宇撑下去,出点状况都没人背锅
我们再拉回现实,不只是许晨妍,国内外有多少被低估没被选进国家队的人,最后只能默默贡献给WCBA,然后在国家层面被忽略,而反观日韩女篮对新人和状态球员比中国更敢用、更愿意试错,人家敢实验,敢放手,中国女篮这么多年真打顺风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