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2020年修订的《世界地图集》标准版,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
2023年4月的广交会,来了多少呢?
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参展商和采购商都来了,可不就是全世界几乎都在这里了!
另一个让人震撼的数据就是,万商云集的广交会竟然已经办了67年,从1957年的春季开始,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这么多年来除了疫情期间,从无间断风雨无阻,这次已经是第133届!
广交会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今年的广交会是在疫情期间线下停了三年之后首次实地举办,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创办广交会的初代领导人,如果看到今时今日的盛况,也一定会倍感欣慰吧!
那么1957年的第一届广交会,到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于什么考虑创办的呢?
事情要从1956年说起。1956年国际形势动荡,风云变幻,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也为世界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
- 中苏蜜月期结束。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逐渐执掌了最高权力,成为苏联第三代话事人。
1956年,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斯大林形象的全面崩塌,对整个世界,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冲击巨大。西方媒体借机猛烈宣传斯大林的阴暗面,苏联形象大为受损。
1956年4月7日,中苏两国在北京签订了《关于苏联援助中国建设55个成套项目的协定》。但是赫鲁晓夫的对中国推行的大国主义作风、对中国采取的高压政策,已经为中苏同盟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在国际关系中,中国一向追求平等,也力争求同存异。
- 匈牙利事件。
1956年10月,匈牙利爆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质疑和争斗首次公开化。
匈牙利人民起义反对苏联的干涉和统治,这一事件震撼了整个东欧地区,并给苏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 中东危机。
1956年10月,就在匈牙利人民起义的时候,英法两国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军事行动,企图制止埃及总统纳赛尔对运河的国有化政策。
这次冲突引起了美苏在中东地区的竞争,并对该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 古巴革命。
中东危机爆发不久,历时4年的古巴革命迎来了重要时刻:菲德尔·卡斯特罗、切·格瓦拉组建游击队,并于12月2日在古巴登陆。
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美国和苏联的关注,并对拉丁美洲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美苏两国持续角力,世界终成两极格局。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下,新中国的发展也举步维艰。
当时,某些西方国家在政治上仍然不承认新中国,在经济上也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货物禁运。
1956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第八次国庆阅兵。北京下起了大雨,这次成为新中国唯一一次雨中阅兵。
《解放军报》曾经这样报道:
受阅官兵们在雨中随着军乐的节奏,挺着胸膛,踏着雨水,精神饱满地齐步向前行进。官兵的衣服全都被雨水打湿了,他们身上蒸发出的热气,形成了一层乳白色的薄雾,在空气中升腾。
大雨滂沱,就像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当时中国工业水平很低、百废待兴,而国际形势又十分严峻,想要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所以进出口贸易,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1956年的甘肃玉门油田 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 新西兰人Tom Hutchins汤姆·哈金斯 拍摄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沈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当时规模是很小的,要进一步的发展,要更多的扩大出口,另外一个就是要对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这些设备,增加进口。”
经济的突破口是进出口贸易,贸易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严亦峻,1956年时任外贸部广州特派员。他眼看着广州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举办了三次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小型交流会办得不错,为什么不办个更大的?
广交会发起人严亦峻,曾担任第1至19届广交会秘书长
严亦峻马上给中央外贸部发了一个电报,详细说了主张办一个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外贸部请示后,很快得到了周总理的批准。
1956年9月,国务院批准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严亦峻又建议,不如每年都办一场。从此广交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1957年4月2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的中苏友好大厦隆重开幕。
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新中国冲破了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名字太长,外国人也记不住,周总理说,那就叫广交会吧,英文名就叫“Canton Fair”,好读也好记。
原外贸部副部长沈觉人回忆说,如果没有周总理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就不会有广交会的发起和后来的发展。为了广交会能顺利举办,周总理曾前后八次亲临广州指导工作。
第一届广交会办了一个月,从4月25日一直到5月25日,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位采购商到会,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第一年就成交了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
千年商都广州,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又一次成为世界焦点。
第一届广交会上,我们能拿出手的,大部分是农产品和土特产。柑橘橙子、丝绸、纸伞、木屐、竹编、葵扇、爆竹、漆器、榄雕……传统民族手工艺品从这里开始,走向了世界舞台。
参加首届广交会的梁永淞、同事与来宾在展馆前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
参加过首届广交会的人,至今回忆起当时盛况,仍然激动万分。
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首届广交会使用的名片,右边为参展证。(受访者供图)
如今67年过去了,广交会已经从当年以农产品和土特产为主、只有19个国家和地区参展的小小交易会,变成今天22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所有行业和品类都能看到的展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展”。
67年,风雨无阻,广交会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也成了对外贸易的风向标。真正实现了广交会的口号:广交世界,互利天下!
(感谢耐心阅读,关注我,一起看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