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哪些道理是你后来才明白的?”
有一条回答让我感同身受:“曾经以为,愿意和我来往的人,至少是欣赏我的。后来才明白,一个人和我交往,跟他心里看不起我,并没有冲突。”
想想还真是。多少人到了某个年纪突然开始和友情“断舍离”,不是因为内心冷漠,而是终于清醒:原来有些“朋友”,一边享受着你的好,一边却在心底贬低着你。
所以,很想和大家聊聊: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看不起你,却还总爱联系你?他们到底在图什么?
01
不是需要你,只是需要“用”你
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平时找你帮忙特别自然,修电脑、代购、凑人数、托关系……仿佛和你熟得不能再熟。
可到了真正的重要场合,从来想不起你;有什么好事,更是与你无关。更现实的是,当你偶尔开口请TA帮个类似的忙,对方却百般推脱。
这时候你一定要明白:你可能已经被他当成“工具人”了。一旦你被贴上这个标签,付出再多也换不来真心。
我有个读者曾留言说,闺蜜总让她免费帮忙设计海报,但一说要收费就哭诉:“我以为我们是好朋友!”、“别人收钱我理解,你怎么也这样?”甚至反过来指责她“变得功利了”。
我对她说:“她不是把你当朋友,而是把你当‘免费资源’。”
很多人就像《人间失格》里说的:“他们用看似友善的绳子绑住你,然后用它来绞杀你的尊严。”
我们从小被教育与人为善,却没人教我们:善良没有牙齿,就是软弱。
朋友小凡刚进公司时是“老好人”,谁喊他都帮忙。直到有一天,他听见同事边发文件边和旁边的一个同事说:“反正小凡闲着也是闲着,让他弄呗,他擅长这个。”
从那天起,他便学会了礼貌地说“不”。
心理学上有个“付出阈值”概念:对方试探着从小忙开始,如果你一次次接受,要求就会逐渐升级。直到某天,你拒绝反而成了你的错。
任何健康的关系,都应该是互惠的,不要怕拒绝。
就像余华所说:“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了。”
![]()
02
不是信任你,只是把你当情绪垃圾桶
有些人靠近你,不是为了交换温暖,而是为了倾倒垃圾。
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提出过“情绪能量层级”理论:低能量的人会不断吸食周围人的能量,而高能量的人则可以滋养他人。
如果你发现某个人只有抱怨、吐槽、诉苦时才找你,说完就消失,开心时从不与你分享,请小心:你大概率被他当成了情绪垃圾桶。
我大学时有个同学欣欣,性格好、善倾听,结果大家都找她诉苦。她常常电话一接两小时,耐心安慰每个人。
直到后来,某个深夜她情绪崩溃时打给常和她倾诉的朋友,对方却只说:“这么晚了,明天再说吧。”
她终于明白:单向情绪供给不是友谊,是消耗。
弘一法师说过:“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好的关系不用总是掏心掏肺地倾诉,而是彼此尊重,有分寸感。
![]()
03
不是欣赏你,只是需要你这片“绿叶”
你知道吗?有的人联系你,不是为了见你,而是为了见“比他差的你”。
他们看似和你亲近,实则通过不断拉踩你,来确认自己的优越感。你过得不好,TA就安心了;你过得好,TA就忍不住酸言酸语。
我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她说和一个朋友认识十年,对方总在公开场合调侃她“胖”、“没人追”、“工作闲”,甚至故意在她面前展示别人送自己的礼物,然后假惺惺地说:“你别往心里去,我说话直。”
她一度真的觉得自己很差,直到一次偶然听到那朋友对别人说:“她呀,也就我愿意带她玩。”
她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只是别人心中的“陪衬人”。
心理学中有一种“隐性攻击型人格”:他们通过贬低他人来巩固自我价值感。你越退让,他们越进逼;你越自卑,他们越得意。
面对这种人,不必直接撕破脸,但一定要学会“灰岩法则”:像石头一样毫无情绪反应。不接茬、不辩解、不给予情感反馈。
你还可以学习《被讨厌的勇气》中的观点:“别人的评价是他的课题,与你无关。” 默默提升自己,拉开与TA的差距。当你爬得足够高,曾经的声音自然会消失。
![]()
04
余生很长,只和滋养你的人在一起
作家毕淑敏说过:“我们要和能让自己心生喜悦的人在一起,远离那些不断消耗我们的人。”
人生下半场,社交更需要断舍离。不是所有人走进你生活都值得欢喜,有些人的存在,只是为了提醒你: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从今天起,去珍惜那些真心为你进步而高兴、在你低谷时伸手的人。就像有句话说的:“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互相照耀。”
愿你保持善良,但也拥有锋芒。把最好的自己,留给最值得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