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选了靠前的位置,想好好看看这段历史。 ”上海市民陈先生滑动手机购票订单,屏幕上“电影《731》”的字样在一众影片中格外醒目。
截至9月17日18时30分,这部影片的票房(含预售)已经冲到1.43亿元,成为春节档后首部预售破亿的电影。 它的首日排片场次超过24.5万场,直接创下中国影史最高纪录。
打开购票平台,你会发现《731》的排片几乎铺满了全天场次。 上海影城7个厅1831个座位里,1400个座位都排给了《731》。 杨经理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排片表,占比已飙升至70%:“包场需求快‘挤爆’了,国企、协会、学校的咨询电话就没断过,9月18日当天就有4场包场,后续也几乎天天有包场。 ”
不仅仅是上海。 全国很多影院都把首场放映时间定在了上午9点18分,旁边特意标注着“警钟长鸣”四个字。 除了这个特殊场次,还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等命名场次。 这早就超越了一般电影的商业范畴,成了一次全民参与的历史记忆唤醒。
95后观众林女士早早锁定了上海影城杜比大厅的影票:“听说影片里-30℃冻伤实验、毒气测试的场景还原得特别真实,特意选了视听效果好的厅,想沉浸式感受这段不能忘的历史。 ”市民张先生则买了两张早场票,计划和朋友一同观影。 “初中历史课本里提过731部队,但文字始终少了些冲击力。 想通过电影直观感受当年的残酷,更清楚现在的和平有多珍贵。 ”
电影《731》聚焦于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犯下的滔天罪行。 影片以平民王永章的视角展开,讲述他被诱骗至“特设监狱”后,遭遇冻伤实验、活体解剖等骇人暴行的经历。 日军冷静记录数据的冷漠,与受害者绝望挣扎的惨状形成强烈对比。
为了极致还原历史,导演赵林山花了近十年时间筹备。 他多次赴日走访原731部队成员,在哈尔滨图书馆埋首查阅超百万字原始档案、幸存者证词与国际庭审记录。
剧组甚至聘请了三位病理学顾问来确保冻伤实验等医疗细节的准确性;某场关键戏份中日军制服的一颗纽扣,都经过中日两国档案馆的交叉验证。
这种近乎偏执的考据,铸就了银幕上令人颤栗的真实感。影片的拍摄地选在了黑龙江省安达市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安达特别试验场遗址。服化道方面也极度用心,发布会现场展示了滤水器、手术刀、防毒面罩、细菌培养箱、瓷炸弹等七十余件珍贵文物。
9月17日,哈尔滨举行了全球首映式。 导演赵林山泣不成声地说:“感谢大家今天的到来,我今天无比的激动,我的眼泪不知道为什么止不住的流。 当‘731’这三个字在大银幕上亮起的时候,对哈尔滨、对那些逝去的人是一种告慰。 ”电影放映结束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许多观众表情凝重,被深深感染。
一位看完首映的观众分享道:“已看,尺度太大了。 看的太难受了。 超预期。 不仅仅是讲述731的恶性,有深入的内容。 镜头语言和色彩运用很好。 音乐也不错。 ”另一位80后观众感慨:“作为一名80后,从小就在各种抗战电影电视剧里了解历史。 没有一个电影能这么真实的反映战争的残酷。 ”
该片自宣发以来便获得空前关注,在猫眼平台“想看”人数已突破450.4万,创下内地电影历史最高纪录。在香港,《731》将于18日全线上映,据安排,港澳地区首映日当天已有55间戏院排片约200场。为突显纪念意义,影艺戏院(JP)特别选在晚7时31分举行首映礼,寓意深刻。
许多香港市民表示将通过观影了解历史真相。 一位带着13岁女儿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王女士表示:“女儿说上映后一定要去看,她说无知才是最可怕的。 ”其女儿在参观后郑重写下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祖国万岁”的留言。
正在美国留学的张先生表示,他已邀请美国同学共同观影,“他们曾认为731部队的罪行难以置信,但历史真相不容埋没。 ”
影片的核心主题深刻而沉重:“你若记得,我便活过。 ”导演赵林山曾阐述:“《731》整个的核心主题、核心下的逻辑是每一位受害者,‘我’叫什么。 历史就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历史要被记住,那历史当中的人,也应该更加被记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