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韶华》的导演最近怕是肠子都悔青了。 不是因为剧扑了,恰恰相反,他捶胸顿足是因为自己看走了眼,他亲手把“王炸”角色当成了“垫脚石”。 原本只是剧情推进工具人的陈大顺,硬是被演员唐曾演成了全网观众的“心头肉”,仅凭几集戏份就扛起了整部剧前期的口碑大旗。
导演最初可能想着,陈大顺就是个功能性角色,把女主褚韶华引入陈家、结个婚,任务完成就可以准备“下线”了。 谁知道唐曾愣是用一种“笨功夫”把这个单薄角色填满了血肉。
听说拍那场重头戏“写放妻书”时,他为了那两行字能写出“割自己肉”的疼,真把毛笔字练到凌晨三点。 这种现在小鲜肉谁肯干的“傻事”,效果是实打实的。 当观众看到陈大顺沉默地捡起婆婆摔碎的碗片,再默默给妻子盛汤的那个长镜头,没有一句台词,却把千言万语都写在了动作里。 镜头都没推特写,但所有观众都看清楚了。
他演出了“钝感力”:收下巴、放缓语速、让眼神先笑后躲……这种收敛的表演,在咋咋呼呼的配角衬托下,显得无比珍贵和高级。 观众不是傻子,分得清什么是工业糖精,什么是真心实意。
唐曾演的陈大顺,彻底颠覆了市场对“霸总”的审美疲劳。 这个丈夫有疤、有肚腩、会怕死,但怕死也要先护住媳妇。 这种带着泥土气息的真实感,让角色仿佛就是从隔壁走出来的卖煎饼靠谱大哥。
他贡献了所有夫妻相处的“名场面”:洞房夜那句“别怕,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眼底的珍重;得知妻子怀孕时喜极而泣的微表情;雪地里把斗篷全裹妻子身上,自己冻得哆嗦还傻笑……弹幕飘过一句“这哥演得我宫寒都好了”,这就是演员和角色的双重胜利。
他立住了“好丈夫”的人设:不嫌弃妻子生女儿,配合妻子演戏,想办法找钱给妻子赎人就怕她不开心。 事事依着她,护着她。 他从骨子里就透出老实本分,身上没有一丁点大少爷习性,待人真诚。
唐曾不是一夜爆红。 他从业16年,被称作“小段奕宏”,一直坚持“不挑角色大小,只求认真演绎”。
很多人看他眼熟:他是《幸福到万家》里那个保守懦弱、气得观众牙痒痒的王庆来;是《人生之路》里深情憨厚、意外早逝的马栓;是《娘亲舅大》里辛辛苦苦抚养外甥们的“国民大舅”佟家庚。 他从硬汉到窝囊赘,再到现在的深情丈夫,每一步都在攒信用。
他早年演《知青》时练农活留下的底子,挑水、蹲灶坑的弧度这些真功夫,在十年后的《灼灼韶华》里派上了用场。 时间不会说谎,演技也不会。
他凭什么娶完何幸福又娶褚韶华 这类话题自带流量。 陈大顺的片段在二次创作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甚至反超了剧情主线CP。
微博角色话题阅读量三天破两亿,抖音剪辑播放破千万。平台算法愿意推他,是因为观众愿意在他的片段上停留。
唐曾这场“无声的逆袭”,到底映照出内娱怎样的审美变迁和行业现状? 是观众终于厌倦了完美人设,开始拥抱有瑕疵的真实? 还是说明,只要演技足够扎实,哪怕角色再小,也能发出最耀眼的光?
说到底,一个演员能走多远,究竟是多演几个角色重要,还是炸裂的演技更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