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如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建强用好基层单元,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市域实践新范例?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人大工作会议均对此进行了全面部署。
日前,上游新闻记者陆续走进全市多个区县,探访迭代升级代表家站点、规范建设特色基层单元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出《基层单元看重庆》系列报道,呈现重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全市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社区为家长们开设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训课。
前不久,在重庆万州陈家坝街道沱口社区,居民刘阿姨遇到一桩“堵心事”——小区化粪池堵塞,污水横流、异味扑鼻。她走进设在社区的代表活动站,试着向驻站人大代表反映。
没想到几天后管道就通了。路面净了,她心也顺了。“反映问题这么快就有回应,社区和代表真是重视我们的‘小事’。”刘阿姨感慨地说。
这不是孤例。在万州,迭代升级的人大代表家、站、点,正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神经末梢”。从化解物业纠纷到助力青年创业,从托育服务到产业帮扶,一个个“基层单元”持续释放治理效能,让民主可感、可行、可及,书写着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实践。
“神经末梢”感知民情冷暖
万州以人大代表家、站、点为依托,持续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移,构建起“覆盖广泛、功能完备、机制健全”的基层单元体系。目前,全区已建成代表之家53个、代表联络站209个、民情联络点269个,实现空间布局优化、标识规范统一、机制运行有效。
9月10日,在沱口社区代表活动站,驻站代表牟奇松依托“六步工作法”和“民情直通车”机制,推动形成“问题收集——处置——反馈”闭环。今年以来,该站已推动解决民生问题9件,群众满意度100%。
“居民反映的问题再小,也是我们履职的头等大事。”牟奇松说。
牌楼街道打造的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要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体现在重大决策中,更融入日常生活的细微处。
在牌楼街道大河沟社区,“助企E站”通过盘活9平方米闲置空间,为初创企业提供“零手续进站、零成本共享、零起点助跑”的孵化和共享办公服务。皓启口腔负责人邓从文对此深有感触:“仅凭一张申请表、一张身份证,三天后就‘拎包入驻’。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资源枢纽。”
最初,邓从文医生怀揣着开设牙科诊所的梦想来到大河沟社区,由于初次创业缺乏经验,一度陷入“找场地、跑手续”的泥潭,一次与大河沟社区巴渝实践站的邂逅,成了他创业的转折点。如今,皓启口腔已迁入400多平方米的独立诊所。
目前,这个“助企E站”已成功孵化企业45家,成为小微企业成长的“暖心巢”。
感到“暖心”的不只有企业,还有社区居民。
上滨家园小区经历了从“失管”到“共治”的转变。在物业撤场、小区几近停摆的危急关头,沱口代表联络站迅速介入,组织代表联动工青妇力量入户倾听、解释政策、纾解情绪,推动社区“两委”搭台,通过多轮民主协商促成居民达成共识,最终选定新物业公司,实现小区治理良性循环。
“四方联动”提升服务效能
为破解治理碎片化难题,万州沱口社区创新探索“四方联动”机制,整合人大代表、工会、共青团、妇联四方力量,形成需求共提、议题共商、项目共推、成效共评的工作格局。
每月10日是人大代表轮值接待日,25日由“工青妇”提交《群体诉求清单》,月底召开“四方议事会”商讨解决方案。一般问题确保15天内办结,重点难点问题成立专项小组联动攻坚。每季度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未达标项目需整改并二次评议,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九曲花街的“坝坝舞”噪音,曾引发多方冲突。区人大代表莫运波在接待选民后,推动将该问题纳入“三方议事”议题,通过代表牵头、群众参与、部门协同的民主协商,最终促成各舞蹈队达成共识,安装智能音量控制器,实现从“冲突不断”到“和谐共处”的转变。
从管道堵塞到企业孵化,从物业失管到舞音调和,万州以一个个基层单元为支点,撬动了民生实事的高效解决,也激活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日常。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受访者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