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徐汇区天平街道梧桐片区不断完善片区民情快办工作站、居民区民情快办工作点、速办码及热线电话等多维度民情快办体系,让居民解忧有去处、问题快处有温度。
民情触角延伸,织密感知网络
“以后扫码就能解决问题,太方便了,我要发到家庭群里告诉家人!”刚参加完66梧桐院党群服务中心智能手机使用小课堂的王叔叔,边拍下民情快办二维码边和老伴说道。
为推进党建引领“多格合一”,梧桐片区持续织密“扫码有人回、电话有人接、诉求有人听、日常有走访、解难有良方、事后有反馈”的民情感知网络。在66梧桐院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民情快办工作站内,一面“挂图作战”小白板清晰记录着“党员组织关系如何转接”“退休老人想在上海再就业求岗位推荐”等问题的收集时间、责任部门及解决进展。
在片区例会上讨论民情快办难点问题
“街坊们大小事情都愿意找我们,这是信任,也是鞭策。”天平街道梧桐街区党支部书记、片区民情快办工作站副站长黄达蓉表示,白板上的每一个处置方案,都是服务居民的“成长宝典”。
条块协同发力,破解高温垃圾难题
高温天气下,梧桐片区居民接连反映“垃圾桶味道大”“垃圾库房关门早”“丢垃圾要走好几条街”等问题。片区党委第一时间响应,结合徐汇区年轻干部“揭榜挂帅”问题清单及区绿化市容局片区赋能项目,迅速分解派单,并联动区绿化市容局相关科室、街道职能部门开展“会诊开方”。
会上,居民区书记当“报账员”讲透问题,街道部门当“参谋”出谋划策,区局专家带“工具箱”提供专业方案。针对问题,湿垃圾降温措施火速上马、清运频次动态加密;垃圾投放时间实行“一小区一方案”,必要时延长箱房开放时长;区绿化市容局工作人员现场勘查,计划增设废物箱。如今,社区垃圾少了、臭味没了,居民心气更顺了。
据悉,天平街道梧桐片区将持续优化民情快办体系,以更密的服务网络、更优的协同机制,把民生诉求“最后一公里”的响应做得更精准、更高效,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在及时回应与务实解决中落地生根,为社区民生福祉筑牢坚实根基。
记者:曹香玉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