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在中美的第一阶段贸易战以美国的退让结束之后,任何一个明眼人都应该看出来,稀土已经成为了如今中国的一个重要底牌。
在缺乏中国稀土和永磁体的情况下,欧美国家的高端技术企业都无法实现正常生产,这本应是作为一个人尽皆知的现实。但很显然,习惯于高高在上的欧盟国家却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直到遭到了中方的反制,才开始叫苦不迭。
欧盟又开始缺乏稀土了?
根据英国路透社在9月16日的报道称,中国欧盟商会在当天透露出了一个重大消息,商会负责人向媒体记者抱怨称,无论先前中方与欧洲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或者承诺欧洲的企业们依旧面临长期的稀土短缺问题。
在一整个周期当中,商会一共向中方提交了140份购买稀土的申请,但其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被中方所批准,目前有大量的西欧企业,因为这一缓慢进展而蒙受巨大损失,预期有更多的欧盟企业将因此而陷入停摆。
颇为讽刺的一点是,就在欧盟商会叫苦不迭的同一时刻,欧盟正在研究在俄乌冲突大背景之下针对中国的石油企业发起二级制裁,既然欧盟已经向中国方面展示出了不该有的敌意,那么中方在稀土问题上卡一卡脖子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从程序上来说,这也并不属于贸易禁运的范畴,只是在程序上出现了一定困难,诸如系统更新,又或者是同一时间申请的企业方过多,而中方审批人员有限,所以在审批的效率上出现了大幅下降,这是属于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一个操作。
当然,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这其实也体现出了如今欧盟对中国的两种心态,一方面要依靠制裁中国企业来为自己挽回尊严,另一方面却又要在稀土问题上向中国“叫屈”,这两种巨大的各类形态,实在是堪称21世纪以来的伟大奇观。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欧盟的这种态度?
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来说,欧盟原先是中方巨大的潜在合作伙伴,中方也愿意在摒弃外部干预的影响下与欧方进行深度合作,所以向欧盟方面提出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进一步捆绑双方之间的市场。
但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盟显然受到了美国方面的深度影响,不仅叫停了相关的投资协定,还借所谓的援助俄罗斯的名义,在官方层面上对中国进行指责,同时,还对中方的企业进行制裁,大有一副要和中国打一打贸易战的架势。
尽管这种逻辑让人摸不着头脑,但对于这种莫须有的敌意,中方向来是不惯着,秉持着该合作合作,该打击打击的态度,与欧盟国家进行打交道。
如今,西欧面临的稀土荒与其说是中方的刻意为之,倒不如说是西欧国家认不清中欧关系当中,中欧双方之间的供需关系,依旧想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看待中国,如今却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