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重算补发金额差异引发热议。
工龄20年补发810元,工龄35年却只补发392元,咋回事? 误区一:工龄长就补得多?错!
缴费指数才是关键。 有人工龄35年,缴费指数低,补发金额反而不如工龄20年但缴费指数高的人。
缴费指数高的人,补发金额能翻倍,甚至更多。 误区二:退休早补得多?
不一定!补发月数才是重点。 新基数公布时间决定补发月数,退休早的人可能补发8个月,晚的只补1个月。
但若月补发差额小,补发月数再多也白搭。 误区三:所有退休人员都能补发?两类人没份!
2025年1月1日前退休的人不参与本次补发。 2025年新退休的人,若新基数已公布,也可能无需补发。
山东一退休大爷误以为自己能补发,结果白跑一趟社保局。 补发金额差异背后是“多缴多得”原则的体现。 国企职工缴费基数高,补发金额往往更高。
灵活就业者缴费基数低,补发金额自然少。
吉林基数涨幅8%,中西部仅2%-3%,地区差异明显。 退休人员该咋办? 赶紧查查自己的缴费记录,别被漏了。
关注本地人社部门通知,别错过补发时间。
发现金额不对,带上证件去社保局问清楚。 养老金补发不是“大锅饭”,缴费多的人拿得多。 别光看工龄,缴费指数和地区政策同样重要。
理性看待差异,维护自身权益才是正道。 这事儿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