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东京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决赛落幕。意大利小将弗尔拉尼以8米39的成绩夺冠,牙买加的盖尔跳出8米34摘银,中国名将石雨豪在第二跳顶住压力,以8米33的赛季个人最佳成绩,拿到一枚沉甸甸的铜牌,他的队友张溟鲲以8米18排在第六。
很多人只看到“8米33”这个数字,很难想象为了这一跳,石雨豪付出了多少,等了多久。
新华社照片,东京,2025年9月1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中,中国选手石雨豪获得季军。 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
2017年伦敦世锦赛,石雨豪第一次进决赛,8米23,第六。那一年,他18岁。
2018年的上海钻石联赛,他遭遇了职业生涯最严重的一次伤病。那天一直在下雨,他第二跳跳出个人历史最佳的8米43,但随后的最后一跳,他脚后跟在湿踏板上打滑,整个人摔进沙坑,被担架抬走。后来确认是左脚多根跖骨错位,做了手术,并进入长期康复阶段。他在医院情绪崩溃,靠镇静剂才睡着。那次受伤让他错过了雅加达亚运会,也错过了东京奥运会。
受伤后的几年,他几乎把能试的法子都试了。为了避开伤脚,他一度把起跳脚从左脚换到右脚,相当于从头学一遍,怎么助跑、怎么踩板,全得重来;可那会儿怎么练,离8米线还是差点儿。后来在名教头兰迪·亨廷顿的建议下,他去了深圳,跟苏炳添团队一起练短跑,先把力量和起跑节奏找回来。短跑的训练把他“怕疼的敏感度”慢慢拉低,最后他又把起跳脚改回了左脚。
比起身体上的疼痛,心理这关更难。他说自己那几年“在哪都哭过”——宿舍、训练场角落、食堂。今天脚不疼,明天可能又得扶墙走。所以你能理解他后来为什么怕雨——杭州亚运会资格赛赶上雨,他在混采区说,雨天自己“可能只战胜了50%”,好在决赛当晚天气转晴,他最后一跳8米10拿到铜牌,算是给五年的伤病一个交代。
那以后,他还是做着一样的事,就是一点点找回感觉。2024年全国室内赛,他在南京一口气拿了60米、跳远双冠,60米跑到6秒52,跳远8米04;没有特别大的惊喜,但对他来说是“好起来”的信号,这比什么都重要。2025年,在绍兴的钻石联赛,他以8米21在主场拿下金牌,所有关心他支持他的人都觉得:他终于回来了。
所以再看昨晚这枚铜牌,再看8米33的这个成绩,能看到他是怎么从雨夜的沙坑里一点点爬回来的,也能听见他自己给自己打气的声音……
石雨豪昨晚夺牌的消息下面,有球迷留言:“可以把他事迹作为励志故事去教育青少年”。的确,这或许不是一个关于天才的故事,而是在讲一个人怎么在“看不见光的日子”里不泄气、不放弃的故事。
或许你也怕“雨天”,怕一次考试,怕一段低潮,又或许你也正经历伤病……没关系,就像他那样,尽量去做自己能做的,就够了。
祝贺石雨豪。也谢谢他把“怎么从头再来”示范给我们看。
原标题:《曾经怕雨的石雨豪,终于等到了晴天的那一跳》
栏目主编: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姚勤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