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黎兜兜
文 | 薇刊编辑部·兔兔
来源 | VIKAN薇(ID:kawa01)
上午9时,沈阳人民银行中华路营业部内,一位神色慌张的50多岁老妇人攥着布包袱走进大厅。
01
她将包袱推入窗口的瞬间,营业员管凤坤瞳孔骤缩——包内竟是一块重达3斤、纯度达99%的工业金砖。
这种规格的黄金绝非民间流通之物,其切割痕迹背后肯定藏着大秘密!
面对管凤坤的试探,老妇人黄淑珍急切催促:“不换就还我!”这种反常举动印证了管凤坤的猜测。
他佯装应允,将2.3万元巨款分存6个账户,仅让黄淑珍随身携带65元现金。
当黄淑珍准备离开时,管凤坤突然提议:“外面治安差,我们派车送您回家。”
黄淑珍欣然应允,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警方布下的天罗地网。
在银行保卫室,保卫队长刘国峰递上一杯热茶,黄淑珍刚抿一口,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广军已率队破门而入。
面对警方质询,黄淑珍谎称黄金是“祖传之物”,
但当民警致电其自称的住址“苏家屯公社”核实时,对方竟表示查无此人。
谎言被戳破后,黄淑珍突然崩溃大喊:“不是我干的!是我家老关让我来的!”这句话,让尘封19年的惊天大案浮出水面,
警方在关家搜出的9块金砖与1961年的黄金失窃案记录完全吻合。
02
面对铁证,关庆昌交代了全部罪行。
原来,他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妻子黄淑珍(电解组工人)获取黄金存放信息,精心策划盗窃路线,
甚至在作案后参加联欢会制造不在场证明。
改革开放后,黄金价格飙升,关庆昌再次动心,他锯下3斤黄金让妻子试探兑换,以为19年时间能冲淡一切。
这起涉案金额达20万元的案件,相当于当时100名工人300年的工资总和。
好在,法网恢恢,正义迟到终未缺席。
1980年9月,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关庆昌无期徒刑,黄淑珍有期徒刑十年。
当法官宣读判决时,关庆昌长叹:“这19年,我每天都在给自己判死刑!”
追回的23万元赃款中,部分黄金仍保持着1961年的切割痕迹,无声诉说着这段跨越两个时代的罪恶。
这起案件暴露出计划经济时代国企管理的严重漏洞:黄金存放仅用木箱、安保形同虚设、关键岗位缺乏监督。
而银行职员管凤坤的警觉与警方的迅速行动,则彰显了法治社会的进步——从1961年因技术限制让罪犯逍遥法外,
到1980年通过黄金纯度鉴定、户籍核查等手段锁定真凶,中国司法体系在挫折中不断完善。
如今,沈阳造币博物馆内陈列着当年失窃的金砖复制品,旁边镌刻着这样一行字:“贪婪如同地窖里的黄金,看似耀眼,终将压垮人生。”
这起案件警示世人:无论罪恶隐藏多深、时间过去多久,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作者:薇刊编辑部·兔兔,文章首发于公众号:VIKAN薇刊(ID:kawa01)。薇刊,让千万人看见美好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