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新消费”三个字被资本追捧、媒体热议、创业者一窝蜂涌入。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大部分所谓的新消费品牌,其实并不“新”。它们的产品配方并没颠覆行业,渠道也还是电商+线下连锁,营销方式更是老三样:广告投放、达人种草、社交裂变。
那为什么它们还能一度火爆?核心就在于一个字——快。
新消费的本质,从来不是“新”,而是“快”。快验证、快迭代、快出圈,决定了一个品牌能不能抓住时代的机会,能不能在巨头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抢占用户心智。
今天我们就来拆开说说,这个“快”,到底快在哪儿,怎么做到。
一、快验证:先上车,再买票
以前做一个消费品牌,最少得干三件事:调研半年、研发一年、铺渠道两三年,然后才试探市场。慢工出细活,动辄五年才见分晓。
而新消费品牌不一样,最大的优势是快速验证。
比如王饱饱麦片,一开始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先在小红书、淘宝上做小规模测试,发现年轻人喜欢“即食+好看”的麦片包装,于是快速放大投入,验证了“早餐即社交货币”的逻辑。
FARMER BOB(潮玩 IP),上线初期并没急着做大,而是先在展会和二次元社区小规模试水,看粉丝愿不愿意买单,确认了市场热度才迅速扩圈。。
这种打法就是——不追求完美,不搞“闭门造车”,而是小步快跑,快速试错。
为什么快验证重要?
1、消费者注意力太短:今天喜欢燕麦奶,明天喜欢低度酒,后天可能转头去玩功能饮料。如果你还在研发室憋产品,人家市场已经换风口了。
2、流量窗口期很短:一个话题、一个热点,可能最多就红一个月。谁先上车,谁吃肉;犹豫半天,连汤都没得喝。
新消费品牌第一步,拼的不是资源,而是速度。能不能在别人还在写商业计划书的时候,你的产品已经上架试卖。
二、快迭代:用用户的脚投票
产品验证成功了,接下来就是快速迭代。
传统品牌的逻辑是:产品一旦上市,生命周期动辄几年甚至十几年,改动很谨慎。但新消费品牌的思路完全不,一切以用户反馈为准,卖得动就加量,不行就换方向。
喜茶早期每个月都有新品,有的甚至几天就下架。你以为他们在“玩花样”?其实就是在用真实销量和复购率,筛选出真正能沉淀下来的产品。
钟薛高最火的时候,不断推出各种限定款、联名款,核心不是“赚快钱”,而是通过频繁迭代测试,找到下一个爆点。
快迭代有三个关键点:
1、敢放弃:很多创业者舍不得,一个产品开发半年花了几百万,结果卖不动,还要硬撑。新消费打法就是,卖不动立刻砍掉,不浪费时间和资源。
2、善于复盘:不是盲目出新,而是基于数据、复购、评价复盘。为什么卖得动?是口味?是包装?是价格?找到规律,下一步才有方向。
3、打磨爆品:快不是乱,而是“快中有稳”。一旦迭代出爆品,就要持续深耕,围绕它构建护城河。比如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就是不断迭代后沉淀出来的拳头产品。
新消费不是一次性打中,而是在不断迭代中找到真正的爆品。
三、快出圈:制造声量,占领心智
验证和迭代解决了“产品能不能卖”的问题,但要想做成品牌,还必须快出圈。
所谓“出圈”,不是只在小圈子里卖,而是迅速让大众知道你、记住你。
出圈靠什么?靠话题、靠事件、靠传播。
完美日记早期爆火,就是通过小红书、KOL种草,迅速让品牌“刷屏”,哪怕产品口碑参差不齐,但消费者脑海里先有了印象。
鸿星尔克在公益事件中的出圈,虽然带点偶然性,但本质也是品牌在关键节点快速抓住了舆论,放大了声量。
泡泡玛特通过盲盒经济学,把“惊喜”“收集欲”变成社交货币,迅速从小圈层扩展到大众,形成了一种“我不懂,但我知道”的大众认知。
快出圈的核心不是“花多少钱”,而是借势能力。
热点来得快去得快,留给你的窗口期可能只有三天。如果团队磨蹭半个月开会讨论怎么蹭热点,那等方案出来,用户已经换话题了。
真正敏捷的新消费品牌,都是“即刻响应”。今天微博上冒出一个热搜,明天就能看到它们的借势海报。今天某明星塌房,明天就能看到它们换掉代言人。
在社交媒体时代,快出圈就是快赢。
四、“快”的背后,是认知和组织
很多人会问:是不是只要够快,就能做好新消费?当然不是。
快只是表象,背后其实有两层逻辑:
1、认知要快:创始人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第一时间捕捉趋势,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看见“无糖”“低卡”“环保”背后的消费心理,才能跑在别人前面。
2、组织要快:公司内部不能是层层汇报、开会一周、批示一个月,要小团队作战,扁平化决策,今天问题今天解决。
说白了,新消费拼的不是创意,而是组织效率。
为什么很多大公司做不出新消费品牌?不是他们没钱没资源,是反应太慢,等到审批流程走完,小公司已经把市场占了。
五、快不是短命,是迭代生存
有人会质疑:快是不是意味着短命?是不是意味着只做一波流?
其实,快并不等于短命。相反,快是一种生存能力。
在今天这个时代,用户需求在变,流量入口在变,传播方式在变。如果你不够快,就会被淘汰。
真正能长久的新消费品牌,往往是在快中找到稳:
先用快验证找到市场机会;
再用快迭代打磨出爆品;
最后通过快出圈抢占心智,然后沉淀成长期价值。
比如元气森林,已经从单一爆品扩展到多品类;完美日记虽然经历了下滑,但其快速起盘的打法,仍然是一个典型教科书。
“新消费”这三个字,很多人理解错了。它不是指产品一定要多么创新,而是指品牌必须用新方法应对快时代。
消费者没耐心,资本没耐心,市场没耐心。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跑得足够快。
不要憋大招,先验证再说;
不要恋旧品,敢于快速迭代;
不要等机会,主动快速出圈。
新消费,不是“新”,而是“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