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金三角这地方,本来就是缅甸、泰国、老挝交界的一片乱地,山高林密,河流纵横,历史上就没太平过。五十年代初,国民党部队在大陆败退后,一大批残兵败将逃到这儿,组成了所谓国民党残军。他们起初有好几万人,装备齐全,还带着美式武器,仗着抗日和内战积累的经验,在当地横行霸道。缅甸政府几次派兵围剿,都没讨到便宜,只能干瞪眼。联合国那边也插手,控诉这些残军是外来武装,扰乱地区稳定。蒋介石在台湾遥控指挥,一开始还指望他们反攻大陆,搞什么“云南反共救国军”,但现实骨感,残军渐渐变成地方割据势力,靠贩鸦片维持生计。
这些残军的核心人物不少,李国辉是最早带队逃到缅北的,他是第八军237师709团团长,带着几百人南逃,路上遇到谭忠的部队,合兵一处,慢慢壮大。谭忠是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手下也有几百人。他们在金三角站稳脚跟后,吸引了更多溃兵加入,兵力一度膨胀到上万人。李弥后来空降进来,当上总指挥,他是国民党第八军军长,资历老,手段硬,很快就把部队整顿起来,分成几个军,吕维英就是第一军的军长。李弥在位时,部队纪律严明,对云南籍军官管得死死的,四大军长都服帖。
李弥是云南人,出身国民党嫡系,参加过抗日战争,在滇缅公路上打过仗,内战时指挥第八军,在淮海战役中吃过亏,但逃得快。1950年他被蒋介石派到金三角,搜罗残部,组建“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对外宣称要反攻大陆,其实更多是保住地盘。部队番号改来改去,先是反共救国军,后来又叫反共志愿军。李弥手下几个军长,全是云南老乡,吕维英、甫景云、李文焕、段希文,这些人本地根基深,熟悉地形,部队主力也多是云南兵。李弥靠个人威信压住他们,不让他们闹事。
1953年,国际压力大,蒋介石下令残军撤到台湾,分批乘飞机走人。残军全盛时三万多人,经过几次撤离,到1954年只剩六千左右。很多非云南籍士兵走了,留下来的以云南人为主。李弥也撤了,接班的是柳元麟。这家伙是浙江慈溪人,黄埔四期生,早年混军界,在蒋介石侍从室当过少将副侍卫长,算是蒋的亲信。柳元麟上台后,把残军余部整编成四个军,军长还是那四个云南人,但形势变了。李弥走后,这些军长翅膀硬了,尤其是吕维英,他兼副总指挥,势力最大。
吕维英是云南人,参加过抗战,内战时在93师任职,逃到金三角后迅速崛起。第一军兵力强,收入主要靠压榨当地土司和贩鸦片。金三角盛产罂粟,残军控制鸦片贸易,从种植到运输一条龙,赚得盆满钵满。吕维英看不上柳元麟这个外省人,总觉得他抢了李弥的位置。加上吕维英和台湾的特务头子毛人凤关系铁,毛人凤在中统局干过,掌管情报,权倾一时,常在蒋介石耳边吹风,支持吕维英。蒋介石在李弥撤后,也想扶吕维英上位,平衡柳元麟的影响。这样,吕维英在四个军长里最嚣张,不把柳当回事。私下里,他还想挤走柳元麟,自己当老大。
柳元麟上任没多久,就想调整策略。残军实力弱了,不能老跟当地土司硬碰硬,得和平共处,避免树敌太多。但吕维英不干,他的部队靠高压手段捞钱,改政策等于断财路。1954年秋,一次总部会议上,柳元麟提出新思路,吕维英当场顶撞,说柳软弱无能,还拿李弥比。会议闹得不欢而散。吕维英气不过,带二十多个手下持枪闯总部,差点酿成火并。总部参谋长调机枪手堵门,才化解危机。柳元麟咽不下这口气,但手下只有总部一千多人,动不了吕维英,只能忍着,等机会。
毛人凤是国民党情报系统的老狐狸,抗战时在中统局搞特务,内战时升到保密局局长,手上沾了不少血。1956年12月,他在台北突发心脏病死了,年仅58岁。这消息传到金三角,柳元麟乐了。吕维英的后台没了,柳元麟立刻行动,给蒋介石写信,列举吕维英的罪状:公开顶撞、不执行命令、私通本地势力、搞割据。蒋介石看信后,下电报免吕维英的第一军军长职务,即刻生效。吕维英傻眼了,多年经营毁于一旦。他去找柳元麟理论,但柳元麟不怕了,说这是台湾决定。吕维英灰头土脸,收拾东西带家人去泰国湄赛,当寓公。
残军内部斗争不止于此。柳元麟接管后,继续整顿部队,但金三角形势复杂。缅甸政府军多次围剿,残军打游击,靠地形优势苟活。1960年,部队改称“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柳元麟当总指挥。段希文是第五军军长,和柳有矛盾,柳告状说他不听指挥,拉山头,台湾中断段的补给。段希文后来独立,靠贩毒维持。李文焕和甫景云也各有小算盘,部队分裂倾向明显。残军还卷入老挝内战,当雇佣军,为泰国卖命,换取生存空间。
金三角的鸦片生意是残军命根子。他们控制大片罂粟田,雇当地人种植,加工成海洛因,销往东南亚和欧美。柳元麟在位时,部队靠这个发财,他自己也捞了不少。蒋介石几次下令撤军,但总有借口留人。1961年,中缅联军进攻,残军大败,柳元麟带部分人撤台湾,留下的人散成几股。吕维英走后,第一军重组,新军长上任,但整体实力衰落。残军后代如今有六万多,融入当地,多数泰国籍,过普通日子。
吕维英在湄赛住了多年,闲居无事。1974年11月,他的女儿吕梦玉和吕慕兰从国内来,带云南部门邀请信,让他回昆明定居。吕维英读信后动身,回乡安度晚年。在残军军官里,他是少数落叶归根的。其他人多留在境外,段希文1987年死在泰国,李文焕1996年病故。柳元麟撤台后,没啥大作为,晚年籍籍无名。
这个事件反映国民党残军在金三角的尴尬处境,本想反攻大陆,结果沦为毒贩和雇佣兵。柳元麟和吕维英的冲突,本质是权力争斗,靠后台和告状解决,典型的国民党作风。毛人凤一死,平衡打破,吕维英倒霉。残军历史充满血泪,他们扰乱地区多年,给当地带来灾难。缅甸为此付出代价,泰国也利用他们打仗。国际社会干预后,残军才逐步解散,但鸦片遗毒至今。
话说回来,金三角残军起于1949年国民党败退,数万士兵逃缅北,初期靠抢掠生存,后来转鸦片贸易。蒋介石派李弥重组,设总部在蒙板,部队分驻各地。第一军吕维英部在江拉,第二军甫景云部在小勐捧,第三军李文焕部在考科考牙,第五军段希文部在勐萨。柳元麟上台后,加了第四军,但番号虚多实少。部队武器老旧,美式步枪和迫击炮为主,补给靠空投和走私。
吕维英下台后,残军内部更乱。1960年缅军大举进攻,残军死伤惨重,柳元麟向台湾求援,蒋介石派飞机撤人,但只撤一千多,留下三千多。段希文拒绝撤,独立成第三军,李文焕成第五军。两人后来称霸一方,鸦片生意越做越大。泰国政府默许他们存在,用来防老挝和缅甸共产势力。残军当边防军,帮泰国打仗,换取公民权。
柳元麟的策略是低调求存,不再大张旗鼓反攻,避免国际注意。但部队纪律松散,士兵吸毒成瘾,战斗力下降。毛人凤在世时,情报系统支持吕维英,柳元麟投鼠忌器。毛死后,柳立刻动手,显示他心机深。吕维英跋扈有因,他仗着后台,多次违令,影响统一指挥。免职是必然,蒋介石偏向柳,因为柳是亲信。
残军对当地影响深远,土司被压榨,村民被迫种罂粟,地区毒品泛滥。联合国禁毒努力多年,金三角仍是毒源。残军后代多泰籍,部分回云南探亲,但身份尴尬。吕维英回乡是特例,云南政策宽松,让他安享晚年。
这个故事告诉人,权力斗争无处不在,哪怕在边陲地带。柳元麟抓机会扳倒吕维英,靠的是后台倒台。国民党残军从抗日英雄到毒枭,堕落快,根子在蒋介石的野心。金三角如今旅游开发,但历史阴影还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