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工程正式投运,为台州民航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转场至新航站楼9个多月以来,台州机场积极开辟新航线、不断增加航班密度和频次,持续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的出行服务。
繁忙的机场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气象,而透过快速增长的客流和货流,台州机场敏锐地洞察到机坪安全管理这一“小场景”背后蕴藏着“大风险”。为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效能,台州机场对机坪监管进行了智慧化升级——携手南京机场空港科技公司开发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为飞行区管理织密安全防护网。
聚焦机坪车辆管理“小场景”
每当出行旺季到来时,台州机场都会格外忙碌。然而,在机场飞行区繁忙的工作背后,挑战无处不在。
台州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场飞行区运行环境复杂,一方面,人员、车辆以及航空器等同场运行,存在碰撞风险;另一方面,过去受限于传统监管手段,飞行区车辆管理面临监管盲区大、事后追溯难等挑战。
这些看似局部的管理痛点,实则牵动着整个机场运行安全的“大神经”。“飞行区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一环。要做好车辆管理,借助科技手段全面、实时、精准掌握其运行状态非常重要”。台州机场工作人员表示,这不仅意味着管理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超速、偏航等违规行为,还能在异常事件发生后有效复盘、界定责任,大幅提升管理效能。
为提升飞行区管理效能,台州机场联合南京机场空港科技公司开发了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借助该系统,机坪监管部门可以追溯相关车辆的运行轨迹,详细且准确掌握其在过去某个时段内的运行路线和移动速度,确保其已按照手册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且没有出现违章行为。
打造“机坪安全卫士”
在台州机场,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被称为管理机坪车辆的“智慧神经中枢”。台州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是浙江省台州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稳步推进“1225”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
“近年来,台州机场始终围绕努力建设成为浙东南沿海中型国际机场的目标定位而不懈努力”。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为破解航空口岸开放和跑道升级两大瓶颈问题,打造全国中小机场智慧化典范与军民合用机场协同运行典范,台州机场机坪运行监管部门不断探索科技赋能管理的新路径。
以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为例。该系统不仅采用了数字孪生技术,还具备高精度定位、地理信息信息(GIS)空间分析和人工智能(AI)识别等功能,可以实现“一张图”统览全域。同时,为提高定位精度,机坪运行安全管理系统将高精度地图、厘米级实时定位、车载视频流等多源数据无缝融合。
在台州机场运行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每一辆保障汽车的实时位置、状态、行驶方向等信息都清晰可见。值得一提的是,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还上线了违章热力区域功能。该功能由系统自动调取车辆违章数据,并结合高精度地图进行智能分析,生成直观的热力区域图。颜色越深,意味着该区域的违规风险越大,需要重点关注。
除此之外,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还具备电子围栏主动预警、“AI慧眼”盯舱和轨迹复现等功能。在电子围栏主动预警方面,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深度学习飞行区车辆运行规则,并根据相关规则设置了超速驶入、限制停车、穿越禁区、停车避让、路线偏离、异常驻留等10余类电子围栏。一旦车辆触碰规则红线,如靠近航空器滑行区超速、进入禁止停车区等,系统就会在后台监控端与车载终端同步触发声光文字告警,提醒驾驶员注意潜在碰撞风险。
对特种车辆驾驶员而言,这样的提示既必要又及时。“以前在场内开车,我们不仅要观察路况,还要盯着车速和方向盘,生怕一不注意就会超速或偏离路线。现在有了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就像车上多了一名监管员,它能够随时监控车辆状态并提前预警,我们则可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目视观察航空器动态上,驾驶车辆的安全性更有保障。”台州机场工作人员表示。
同时,在跑道、机坪服务车道、机坪、靠近航空器等区域科学精准设置电子围栏,也为防止跑道侵入筑起了一道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十分有效的“警戒护栏”,将更多潜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以来,台州机场机坪相关违章预警次数呈显著下降趋势。目前,随着工作人员对系统熟练使用,机坪车辆管理已经进入新阶段。
小系统守护大安全
在台州机场工作人员看来,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的应用,让管理优化变得有据可依。
“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不仅能完整记录车辆的历史位置与行驶轨迹,还能提供回放与分析功能。在发生异常事件或需要优化调度策略时,管理人员可精准复盘车辆的历史路线、速度变化及事件点,以便清晰界定责任、识别隐患,并为持续改进管理流程、提高车辆运行效率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石。”上述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台州机场持续推进“1+N小场景”智慧化升级,以打造机场智慧化调度中心,推进安检回筐系统、行李跟踪系统、防跑道侵入系统、智能电控系统等智慧项目建设。
作为智慧化升级的重要成果之一,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为台州机场提升运行安全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数据显示,转场投运至今,台州机场未发生一起不安全事件;机场放行正常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集团所属中小机场数字化能力指数(DCI)有望突破90%,在浙江省内中小机场排名稳步提升。
无论是对一线员工、管理部门还是机场整体来说,智慧化升级带来的效益都是有目共睹的。对特种车辆驾驶员而言,心理压力明显减轻了,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规范、约束和提醒,驾驶员能够在即将触碰安全红线时果断刹车。对管理部门来说,在对机坪车辆实现全时域、全要素、全过程的可视、可知、可控后,不仅管理成本下降了,而且车辆无效行驶的情况减少,航班保障效率更高。
更重要的是,机坪安全运行管理系统正在推动告警机制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事中干预”的模式转变,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预防性更强了。面向更加广阔的未来,随着生产数据的持续积累,机坪运行安全管理系统生成的运行“一张图”也在不断优化迭代,为机场精细化运行提供决策支撑。
“实践证明,抓住机坪车辆管理这样的关键‘小场景’,并对其进行智慧化升级,不仅能够破解中小机场长期面临的管理难题,而且能够推动管理模式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从局部管控到全域协同的蝶变。”台州机场工作人员表示。这一探索不仅是台州机场建设平安机场、智慧机场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同类机场提升运行安全管控水平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台州方案”。(中国民航报 记者王艺超 通讯员林安、王雨晴)
(本文刊载于中国民航报2025年9月17日8版)
《智慧民航》导刊每周三
与广大读者见面
让我们一起
聚焦智慧民航建设热点
擘画全新未来
期待您的来稿!
投稿邮箱:icanews@163.com
编辑|王亚玲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 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