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猫姐
图片 |网络
本文字数 |1502
这是老陆不老为你写的第260个故事
01
我奶奶生病好几年了,刚开始生病的时候意识还算清醒,最近两年开始变得有点胡言乱语,有时候自己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家里人开了个小会,大伯决定回家照顾奶奶。
大伯原先是在成都工作的,有房有车,家里的孩子也在成都工作,一家人本来在成都可以生活的有滋有味,下班了吃顿火锅,平时休息了也可以在成都周边转转。
因为整个大家庭很早就分了家,奶奶一直跟着大伯的,这些年帮大伯照顾孩子,孩子大了才接到了成都,所以,奶奶的大半生基本都是在大伯家度过的,生病之后,爸爸和姑姑有商量过让奶奶跟着她们一起住。
但奶奶拒绝了,住了这么多年大伯家已经习惯了,也懒得再换地方了。
担心奶奶的病情趋势,大伯做了个决定,作为家里的老大,他要率先做好表率,于是放弃了成都的工作,回到老家找了个小工的活儿,一边干活,一边照顾奶奶。
前段时间,我回老家看到大伯已经变得又黑又瘦了,奶奶劳作了一辈子,让她休息简直是一种痛苦,无论什么天气,她都想拿个镰刀,背个背篓上山锄草干活去。
但大伯不让,万一摔了嗑了碰了怎么办,刚开始还好好的跟奶奶说,奶奶呢,也属于比较犟的人,你不让她干,她偏偏要偷偷去干,有几次当场被大伯抓住她在山上干活后,大伯直接怒了,开始骂人了。
不骂不行,语气说重点,老人反而会收敛点。
深入到背后,其实很多长寿的老人多半都是子女在撑着,在牺牲,在奉献,有的子女牺牲掉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工作,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可能会面临着频繁就医、康复训练和日常照料。
都是一些琐碎的事儿,但不得不照顾着。
如果大伯不想照顾奶奶,也大可直接撂担子不来照顾,但作为家中长子的责任感,让他不得不挑起这个重任,只要老人能长寿,身体健康,就足够了。
很多父母正值壮年的时候卧病在床几十年,虽然没有生活质量,但家里的子女也不会不管不顾,有些子女为了让父母长寿的活着,放弃了太多太多了。
尽量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个简单的工作干着,既能照顾家,也能挣点小钱。
人老了才明白,陪在身边的那个孩子,就算再没出息,也是来报恩的。
02
老家姑婆的妈,今年过完中秋节,就到了95岁的年龄了。
在老家,这算是长寿老人的代表了,我也见过几次老人家,虽然老奶奶年龄很大,但她说话还很利索,表达很清晰,衣服也总是干干净净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看起来很有精神头。
这背后,都是姑婆的功劳。
老奶奶腿脚早些年就已经不太利索了,只能坐在轮椅上,刚病故的那几年,还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现象,姑婆虽然埋怨,但也是一边埋怨一边给老奶奶换干净衣物,清理粪便等等。
老实说,能做到这样的子女,真的没几个,这不是做几次就结束了的,而是长达十几二十年,都说久病床前见人心,任何一个人长期照顾生病的老人,多半都会抱怨和气愤吧。
百善孝为先,我们的生命,从父母而来。
这句古老的中国谚语,说全了孝道在我们生命中的分量,人生太短暂了,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光更是有限,有很多子女想要尽孝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子女中谁真心实意照顾父母,谁家肯定兴旺,那些对父母不闻不问,躲得远远的,既不出钱也不出力,甚至比谁都会逃避,这种人骨子里就是冷血自私。
弘一法师有言:父母健在,说明我们的福报很大,很多人不知道,表面上看是我们在孝顺父母,其实是父母父母在给我们机会,修养我们的德,增长我们的福报。
不要拿孝顺来比较,尽自己的孝,积自己的福就好。千万不要和兄弟姐妹们去比较,每个人孝顺的方式是不同的。
最后,祝愿全天下的父母,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关于我
这是一个小号(老陆是我老公)
我现在是文字职业者
也是个刚怀孕的孕妈妈
写作、阅读、情感体会及成长感悟
我的另一个账号:爱吃糖的猫cat
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你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