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王向荣/文图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正是深耕教育沃土、蓄力育人生长的好时节。9月12日下午,金水区“行之实”第136期教研活动与观澜名师工作室第47期专题活动深度联动,在郑州市第八中学温情启幕。区百余名中小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负责领导及专兼职教师齐聚一堂,共研实践育人新路径,让“行之实”的务实作风与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同频共振。
主持人黄晓杰
本次教研活动,既是金水区“行之实”系列教研“聚焦实践、深耕课堂”传统的延续,也是观澜名师工作室第47期活动“引领专业、破解难题”定位的生动实践。活动主持人黄晓杰在开场中强调,双期联动旨在整合区域教研资源与名师团队力量,通过“经验共享、思想碰撞”,推动先进教育理念从“纸上”走向“课堂”,切实解决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落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八中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本次研讨活动有6所学校的教师代表进行精彩纷呈的实践成果分享。郑州八中学生团队生动呈现,原创研究项目《给种子装上“智慧芯片”》的完整行动链条——从选题构思、方案制定,到田间调研、对接学术前沿,再到校园街区科普实践与NFC理念推广,独特创意与扎实探索赢得全场一致认可。
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张锦老师说课
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张锦老师以说课形式展示《植物嫁接》课程,特邀河南省绿植养护专家参与,将劳动四大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一致性贯穿始终,从刀具酒精消毒、牙签辅助嫁接等实操细节切入,让劳动观念与精神在动手实践中自然渗透。
农科路小学国基校区焦楠老师做分享
郑州农科路小学国基校区焦楠老师分享了参与河南省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劳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交流活动的丰硕收获,明确将把前沿理念与实操方法转化为课堂实践,推动劳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切实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朱文杰老师做分享
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朱文杰老师分享了育人案例《从一个孩子身上带给我的思考——班主任视角下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与学生蜕变》。其班级一名学生曾是文化课落后、性格内向的“隐形人”,却在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上大放光彩,在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这位同学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成绩有了180度的大转变,这一蜕变生动证明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也让现场参加教研的综合实践与劳动教师明晰了课程存在的价值,更加坚定了学科自信。
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邱晓丹主任分享
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邱晓丹主任以自身教育经历为脉络,分享《作为跨学科中层育人方式的变革》,展现了从理念认同到行动破局的教育家精神。
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宏泰校区王向荣老师分享
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宏泰校区王向荣老师介绍该校“生活为基、实践为翼”的学科融合劳动教育模式,“舌尖上的小当家”“校园小管家”“致敬最美劳动者”等特色项目,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解、锤炼劳动技能。
金水区综合实践教研员关春霞做总结
随后,金水区综合实践教研员、观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关春霞主任围绕“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开展专题讲座。她提出,要打破学科壁垒,让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与日常生活;立足学生主体,依兴趣设计活动激发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家校社协同,整合资源拓宽实践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参与实践、增长才干。同时,她明确了未来三大工作方向:一是开发地方与学校特色课程,打造具有金水辨识度的实践育人品牌;二是强化师资培训提升专业素养,组建高水平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三是健全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学生成果,以多元评价护航学生全面发展。
此次“行之实”第136期与观澜名师工作室第47期的联动活动,既是秋日里一次教育智慧的凝聚,更是金水区整合教研资源、推动“五育并举”的创新尝试。未来,相信在金水区“行之实”和观澜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将在金水校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收获成长,在劳动中点亮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