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佶《听琴图》
不靠断舍离、不学无印良品,中国人千年前就活出了最顶级的“极简美学”。
一提到宋代,你想到的可能是词人、画家、文人雅集,但它其实是一个鲜活、真实、现代感十足的朝代,宋代人是最早将“生活”上升为“美学”的群体。
当代人讲极简、讲留白、讲“在家修行”,却不知千年前的宋人早已将这份生活哲学,刻进了家具之中。一张椅子、一张案、一盏茶灯,看似无声,却风雅如诗。这,就是宋式家具的魅力。如果你想用最少的设计赢得最挑剔的大宅客户的心,答案就藏在这份“宋式之雅”里。
![]()
![]()
![]()
《韩熙载夜宴图》
01
/宋式家具,凭什么封神?
你应该会同意,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明式家具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家具艺术的巅峰,其雅致、清朗、简约的风格,对于现代家具设计而言都极富启发性,西方设计界甚至将明式家具誉为现代极简主义的鼻祖。实际上,明式家具继承的是宋式家具的审美风格。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时期,并开创了素雅高洁的文人家具风格,成为明式家具的滥觞。
宋人的家具不像明清那么雕梁画栋,它更像是一种“隐者美学”:不争、不抢、不媚俗,但时时在线,处处动心。
没有繁复雕花,却有纤细线条勾勒出的清雅气韵;
没有大漆镶嵌,却用一块好木的温润纹理取胜;
不高调,却有稳定的骨架与合度的尺度,给身体与精神一个最妥帖的容身之所。
一句话:宋代家具,是“让灵魂坐下”的设计。
![]()
《韩熙载夜宴图》
02
/家具之道
宋式家具的“三不”:不雕花、不堆料、不显摆。
黄花梨圈椅线条流畅、结构利落;
文人几案以素雅为上,不为炫技;
配器讲究材质、手感与呼吸感。
这是一种以形藏意、以简胜繁的东方设计哲学。
![]()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床与榻
床与榻。宋代的床主要用于卧室,作为睡眠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而榻则常见于书房和客厅,作为坐具使用,兼具装饰与美观功能,当然也可用于躺卧与休息。如果要做个类比,宋代的榻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沙发——在如今的客厅中,沙发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家具,而在宋代的书房或客厅里,一张坐榻则是常见的配置。
从《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听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床与榻的样式。图中所示的床为帐床,三面围合,铺设床单,帐帘卷起,露出一面围子和一角锦被。而榻则是黑漆的围子榻,围子上绘有精美的装饰画,坐在上面的是主人韩熙载与一位红衣客人。
![]()
《韩熙载夜宴图》
案与桌。在矮型家具时代,家具中并没有“桌”这一概念,只有“案”。案是低矮的承具,常见的有食案、书案、棋案、香案、画案等。直到高型家具时代,才出现了高脚的桌子,如饭桌、书桌、棋桌、画桌等。宋人将“桌”写作“卓”,含有“卓立不群”的意味,这也表明了桌子的特点——高立。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案逐渐向高型家具发展,案与桌在功能上逐渐趋于相似,但在造型与用途上依然存在细微差别。一般来说,桌的支架为四条腿,而案则多保留框状支架。桌子越来越注重实用功能,而案则更侧重于陈设和装饰功能。
![]()
传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展书》中的椅与桌
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中,“案”显得更加雅致,而“桌”则更为平实、俗气。例如,我们可以说“伏案”来形容文人的工作状态,但却不能说“伏桌”;成语“举案齐眉”也无法改为“举桌齐眉”。这种语言上的差异,恰好体现了案与桌在文化和审美上的不同定位。
椅与凳。在矮型家具时代,并无椅子,只有低矮的凳子,如长凳、方凳、圆凳、月牙凳等,朴素而实用。《戏猫图》中便描绘了一张铺着蓝色织物的长凳,上面趴着两只猫,展示了那个时代家具的简约与宁静。
![]()
宋佚名《戏猫图》中的桌与凳
椅与凳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高度上,更多的是功能与设计的转变。随着高型家具的出现,凳子也发展出了高脚,但椅子则在设计上加入了靠背,给人提供了依靠感。宋人常用“倚”字来形容椅子,表明椅子不仅是坐具,更是可倚靠的家具。除了靠背,宋代的椅子还配有扶手,形成了扶手椅,这使得椅子更注重坐着的舒适感,而凳子则保持着简单和直接。
![]()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十八学士图·展书》中的一张画作便描绘了靠背椅和扶手椅,旁边的书桌镶嵌大理石板,黑漆花腿优雅简洁。宋代家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功能的细致考量,还折射出文化与审美的深度,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精致与宁静。
![]()
传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展书》
宋代还有一种也很常见的墩形坐具,叫作“坐墩”,从形制上可以分为圆墩、鼓墩、方墩。从造型看,比凳更为美观。《十八学士图·观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就出现了一个鼓墩。上文提到的《梧阴清暇图》上也有一个鼓墩、一个方墩。
![]()
宋佚名《梧阴清瑕图》中的书案、方桌与坐墩
橱与柜。橱柜是用于收纳物品的家具,装有横拉门,北方人称柜,南方人称橱。橱柜在传世宋画中比较少见,不过我们可以从传为南宋刘松年的《唐五学士图》上找到一个书橱。
![]()
传刘松年《唐五学士图》中 的书橱
宋代的家具设计中,有一种特别的交椅,因其独特的设计而广受士大夫喜爱。根据宋代王明清《挥麈第三录》的记载,绍兴年间,梁仲谟在临安担任汝嘉尹,他曾在五更时前往待漏院,官员们都在场。有一位官员枕在胡床上假寐,引来旁人笑谈。另一位则提到看到一款交椅,其设计非常合适,便于休息。梁仲谟听后,立即请来介绍者,得知此交椅的设计亮点便是:在椅背上加了荷叶状的木质托盘,并设计了一根柄,插在靠背后,可以方便地仰头小憩。梁仲谟对这一设计非常赞赏,并指示为所有官员制作了类似的交椅,大家使用后纷纷表示非常满意。
![]()
《春游晚归图》
这种椅子也因此在士大夫中流行开来,成为他们外出游玩的必备家具,宋代《春游晚归图》中便描绘了仆人扛着交椅随主人出游的情景。
![]()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夏景》
宋代还有一种躺床,可能是从交椅演变而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夏景》上,可以看到一张这样的躺椅,研究家具设计史的方海先生,将这种躺椅命名为“松年椅”。为了更舒服一些宋人还给坐具设计了软垫,跟我们现在椅子、沙发上放坐垫一样。
在《宋人人物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造型独特的家具,它看起来像一个扁平的“兀”字,两端微微翘起,涂有红漆,通常被搁放在榻上。这是什么用途的家具呢?
![]()
《宋人人物图》中的凭几
其实,这件家具被称为“凭几”,它的功能非常特别——用来搁放手臂。当你坐在榻上,长时间保持挺直的腰板,腰部容易感到疲劳。此时,如果能有一个物件让手臂得到支撑,身体可以稍微懒洋洋地斜倚着,便会感到舒适不少。凭几正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设计的,宋人也习惯将它称为“懒架儿”,一个“懒”字,便道尽了这件家具的功能所在,体现了它带来的放松与舒适感。
03
/空间留白
宋代的室内设计注重空间的“有序”和“通透”,而非单纯的空旷。室内并不堆满物品,而是巧妙地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光、风和水在其中自由穿行,创造出一种自然流动的感觉。花窗、格栅、屏风等装置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实墙,它们在划分空间的同时,保留了虚实交替的美感,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与开放感。宋代的设计强调内外一体,室内的布局与庭院、廊桥、水榭等外部景观有机融合,随步而变,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呈现出流动与变化的美。
![]()
《韩熙载夜宴图》
屏风作为宋代家居中常见的家具,不仅具有装饰性,还承担着空间区隔的功能。宋代人认为“士大夫之家,必曰门墙,曰屏著”,屏风在家居环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常用于客厅、卧室、书房等不同空间。屏风上通常绘有精美图画,既能美化空间,又能巧妙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在《韩熙载夜宴图》中,屏风被用来划分“听乐”“观舞”“休憩”等段落,充分体现了屏风在空间分隔中的功能与艺术性。最具代表性的屏风作品是摹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其屏风内再有屏风,构成了层叠的视觉效果,独具匠心。
![]()
宋人摹《重屏会棋图》中的屏风
此外,宋代的台与架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具,常见的有花架、灯架、烛架和梳妆台等,这些架具以功能单一而精巧的设计,增加了空间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听乐”部分,还可见到鼓架、衣架和烛架等,这些设计通过不同的架具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为空间增添了灵动感。
几是宋人用来放置小型物品的承具,有茶几、花几、香几、宴几等。你看《唐五学士图》上就有一个红漆花几。传为宋徽宗赵佶所绘的《听琴图》上,有一个黑漆香几,造型非常雅致。
![]()
![]()
赵佶《听琴图》中的香几
这种设计思想并不是追求“空旷”,而是追求空间的有机流动和层次感。它通过有序的布置,利用光线、通风和自然景观的渗透,创造出一种清新、通透的氛围,使空间既充满生气,又不显得杂乱无章。
04
/极简生活
宋代人的生活方式,是极简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与现代人对“断舍离”和“极简风”的追求不同,宋代人并非要通过摒弃一切物质来实现极简,而是通过精心挑选生活中每一件物品,确保它们都具有“内涵”。宋人讲求“日用而不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的不是摆设和形式,而是通过茶、香、字、花等仪式感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宋代人对器物的追求非常讲究,他们不仅注重材质的选择,还强调物品的“神韵”。例如,宋代瓷器的胎釉比例、器型的设计,都具有很高的审美标准,而这些看似简单的器物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味。
![]()
《韩熙载夜宴图》
即使是窗台上的一块石头,宋代人也讲究其“瘦、皱、漏、透”的自然状态,力求在最简约的设计中,展现出最深刻的美学哲理。总之,宋代生活的美学追求,既是对物质层面的考量,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
![]()
南宋《女孝经图卷》中的书桌和香桌
如果宋式家具只讲求舒适、实用,那么它跟今天的一张沙发、一床席梦思没什么区别。但事实上,当我们观看宋画上的家具时,会感到赏心悦目,觉得那些家具蕴含着一种清雅的美。确实,宋式家具的审美风格,正是宋朝士大夫的雅致审美时尚在器物上的凝结,也是宋朝文人闲适、优雅生活的折射。
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反映宋代文人家具的图像中,几乎找不到那种过分雕凿、装饰的家具。都呈现出线条流畅、构造简约、款式雅致的审美特色,不追求繁复的装饰,但讲究线条的美观,宋代家具的整体造型简约而不简陋,精致而不繁琐。
即使是宋朝皇室的家具,也同样体现出一种素雅的美感,皇室的审美与士大夫阶层的审美高度契合,展现了宋代社会中对精致、内敛美学的普遍推崇。
05
/当代回想
我们为什么会被宋式美学“上头”?
因为在浮躁、物化、快节奏的今天,我们渴望:
空间的安静;
物件的真实;
生活的从容。
宋人没教我们“去物欲”,而是告诉我们:生活可以更简,也可以更深。当我们被“极简主义”“断舍离”刷屏时,不妨回头看看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人早在宋代,就把“少即是多”的哲学,化进了一把椅子、一盏茶汤、一室光影之中。
在今天,宋代的极简美学依然能够引起我们深深的共鸣。在这个浮躁和快速消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渴望寻找一种更加从容、更加内敛的生活方式。宋式家具与空间设计所展现的“静”与“简”,恰恰是现代人所缺乏的那份平和与从容。我们在追求极简风格的同时,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宋代设计哲学的深刻影响。
![]()
《韩熙载夜宴图》
宋代的极简风,不仅仅是设计的风潮,它是文化、哲学和生活方式的结合。通过对宋代美学的追溯,我们不仅能从中汲取灵感,更能在当代社会中找到属于我们的安静与从容。
不是追风,而是归根!
![]()
刘松年《十八学士图》
烩设计好课推荐
《烩设计AIGC人工智能室内设计控制性生成实战课》
上海第22期;9/26-9/27开课
两天快速建立AI设计工作流,学完你将强的可怕!
现在全国高校都在开设AI课,
将来你的竞争对手都是必修过AI课的,
别等了赶紧跟着烩设计玩转AI赛道!
报名/咨询:华老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