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冒雨去看藤原龙也主演的舞台剧《中村仲藏》在上海的首演,并非没有忐忑。一则我对歌舞伎的了解,仅限于几个世代承袭的名字,历史背景与人物故事几乎一窍不通;二则看原版舞台剧常有眼睛耳朵“跟不上”的感觉——专注于表演就会错过字幕,看了字幕又忽略了剧情的起承转合。
好在170分钟大戏过后,尽兴而归。不得不承认,陌生的语境、密集的台词、快节奏的浓缩,丝毫没有阻碍我理解中村仲藏为戏痴狂的传奇人物。从开篇如梦似幻地以倒叙方式回顾人生,到从中村仲藏少年时的悲惨经历写起,再到穿插《叫卖外郎药》的超长贯口,以及完整还原他如何将《假名手本忠臣藏》中原本不受关注、仅有一句台词的一幕戏,演绎成后世代代传承的经典……环环相扣的剧本脉络下,藤原龙也仿佛与中村仲藏合而为一,有少年学戏的天真痴狂,也有沉浸人物的涕泪交流。无论是语速快到几近力竭的贯口,还是沉醉唯美的舞步,中村仲藏向死而生的表演,让人瞥见一代宗师之所以成为宗师的秘密:纯粹的艺术欲望、极致的天赋才能、从不懈怠的勤恳,还有冥冥之中的机缘,缺一不可。
![]()
编剧把故事也讲得规整,比如整部剧一直草蛇灰线地写彼时歌舞伎圈的底层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突破门第与血统的限制,所以惯于汲汲营营地找靠山、拜码头。他们有的侍奉名角,牺牲色相;有的入赘世家,改名换姓;天赋再差一些的,甘愿在碌碌无为中混饭吃,每每看到同类被赏识,便怒不可遏地加以折辱,非将对方也拉入泥泞不可。而中村仲藏对这个世界的“以下克上”,恰恰是在极致伤害后的顿悟:这世间若有演员们可追求的“道”,便只该是“戏”本身。一切讨好、算计、谄媚,都比不上一场真正精彩的好戏;正如他在《假名手本忠臣藏》第五幕的亮相——哪怕头破血流,也要让这平庸的角色,焕发出无可替代的光芒。
当然,名角的故事中,也不乏让普通人受益匪浅的金句。赏识中村仲藏的班主团十郎,看待后辈时更多是欣赏,他将好演员比作翩翩起舞的蝴蝶:“它们只会吸食花蜜,不会啃食同类,所以蝴蝶越多越好。”再如中村仲藏不断在戏中追问:龙套之后是普通演员,普通演员之后是名角,名角之后又将走向何方?在这条艺术之路的尽头,他才看清引领自己的仍是心底的信念——“我在路的尽头等你”。这句话,值得说给每一个仍在坚持的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