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平台频现“代退学费秒到账”“游戏充值全额退”“保险退保零损失”等宣传内容,不少消费者被“维权助力”的噱头吸引,却在委托代退后遭遇财产损失、信息泄露。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专业媒体,《中国消费者报》敏锐察觉到这一“黑灰产”苗头,迅速展开调查,揭露职业代退的诈骗本质,推动风险警示传播,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消费者报》调查发现,“省心代退”“专业维权”等宣传背后,是大量个人或机构通过社交平台发帖、视频评论留言、潜伏学员群私拉群聊等方式招揽业务,声称“不成功不收费”,实则暗藏多重陷阱。这些代退方多以“公司”“专业团队”名义沟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订单合同、保单等敏感信息,部分还诱导签订委托协议、下载不明APP,却对自身资质、操作流程含糊其辞。
记者采访了解到,职业代退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直接代理”,前者需要消费者提供身份信息、银行卡、订单等信息,由代退人与企业直接联系;后者则是由代退人提供话术模板,远程指导消费者退费。更令人警惕的是,职业代退已渗透教育、保险、游戏等多个领域。互联网教育领域,代退方以“课程质量差”“未上课”为由,通过投诉热线施压机构,向消费者索要高额佣金;保险领域,不法分子伪造“销售误导”证据投诉,诱导消费者提供保单信息后收手续费;游戏领域,黑中介利用家长焦虑,以“未成年人退款绿色通道”为名诈骗。
在经过深入采访调查后,《中国消费者报》刊发报道《职业代退:维权外衣下暗藏诈骗陷阱》,相关社交平台迅速清理代退违规宣传内容,多地消协同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代退诈骗。该报道不仅揭露了职业代退的诈骗套路,更推动消费者认识到官方渠道维权的重要性,为规范市场秩序、守护消费者财产与信息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于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本账号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账号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