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择校的时候,很多同学问的不再只是“这个大学有没有名气”,而是“这个大学能不能帮我就业?成长性怎么样?能不能保障未来?”
最近深圳大学因为新增紧缺专业、竞赛获奖数、国际交流、奖学金制度等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就让小编觉得挺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聊一聊。深圳大学说实话,它有不少优点,也有你要慎重考虑的点。
先说好的一面。首先,从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实力看,深大一直在“追热点”。2025年,深圳大学本科招生中新增了人工智能学院、智能感知工程等专业,还有院士班、跨学科特色班,这些都是当前市场特别缺人的领域。深大因为这些新增专业,加强与未来行业,如AI、智能感知、大数据等的对接,让学生能学到的是“刚需技能”而不是“看不出用处”的内容。
再来看竞赛与创新实践,这也是就业优势的一个关键支点。2025年,深大本科生共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近2000项奖项,其中包括64项国际级、699项国家级、还有省部级若干奖项。这个数字说明学生在比赛中积累了实力,竞赛实践可以强化简历上的“硬实力”,展现项目经验、实操能力、团队协作。而这一块,是就业市场中被HR看重的。
此外,深圳大学的奖学金和先进个人评选制度比较健全,也能在校园里激励学生。比如“荔园卓越之星”“荔园之星”的奖学金项目,不仅金额不小,而且评审标准包括成绩、综合素质、创新创业等,这对想“做特别一点”的学生尤为有吸引力。
再说实用性方面,就业导向、资源配置这块深大也不含糊。深圳大学新增紧缺专业的时候,就很明显考虑到未来产业需求。你如果学智能感知、AI、工程类、电子信息类的专业,以后就业或者实习机会可能更多,因为这些行业在深圳本地产业链里增长快、机会实在,这其实是学校为学生创造与市场需求更匹配的“入口”。
不仅如此,学校在学科专业认证和世界排名上也有亮点。土木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行列,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学科更是在ESI排名中表现不俗,进入前1‰,这样的国际评价指标能够在学生简历中体现“学术/科研背景”的份量。
不过,要问深圳大学“好不好”,也不能只看光鲜亮丽的一面,来看看可能要你思考的问题。
首要问题就是地理成本与生活成本。深圳整体生活成本高,虽然深圳大学住宿费和食堂价格物美价廉,但在深圳市内的交通、日常消费,都比内地大部分城市要贵,学校虽有奖学金补助和助学金体系,但并不能完全抵消生活成本差异,这可能让部分家庭或学生感受到压力。
此外,对于偏技术或工程研发深度方向的学生,要看你选的是哪个学院以及未来深造感兴趣的方向,可能存在实验、技术要求高,比较考验学生本人的学习能力。
综合来看,深圳大学在很多关键维度上确实表现强劲。专业新增紧贴市场趋势;竞赛奖项多、学生创新能力强;国际交流支持力度大;学科排名和认证水平在全国属于前列;奖学金制度也给予了真实的激励。如果倾向于既要有“学术+实战+创新+国际化”的平台,又不怕挑战,那么深圳大学很可能是那个“合适+可期待”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