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的黄连。青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广元市青川县房石镇的山间田垄上,50余亩黄连郁郁葱葱、长势喜人。采苗农户的指尖划过翠绿叶片,笑意写满脸庞。
“刘总投了30多万元,光20余亩苗圃预计就能产出150万元!剩下30亩黄连再长几年进入丰产期,按现在市价算,一亩年纯利润得有2万元,这收益太实在了!”9月12日,当地产业大户谢友生站在田埂上,算起“致富账”。
谢友生口中的“刘总”,是常年与大型机械、工程项目打交道的企业家刘云枣。如今,他每月有半数时间扎根青川山间,成了地道的 “新农人”。这场“外来资金 + 本地经验”的跨界合作,源于两年前一次偶然的考察。2023年9月,经朋友引荐到访房石镇的刘云枣,被当地温润的气候、洁净的水土等优良自然条件,以及积淀深厚的中药材产业潜力深深吸引。
不过,合作起步并非一帆风顺。房石镇虽有悠久的黄连种植历史,但不少农户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对于扩大种植始终心存顾虑。看准症结后,刘云枣主动提出全额承担种植资金,并引入现代农业管理理念,与当地有经验、懂技术的产业大户谢友生、何仕前达成合作,共同打造50余亩黄连种植基地,其中20余亩专门用于培育优质苗圃。
根据合作协议,刘云枣负责全链条资金投入,谢友生、何仕前牵头承担栽植、管护等日常生产工作,利润按“7:1.5:1.5”的比例进行分配。“刘总带来的不只是钱,更有科学种药的门道。”谢友生回忆,此前基地遭遇黄连白粉病困扰,刘云枣第一时间邀请专家进山现场 “问诊”,引入绿色防控技术,不仅遏制了病害蔓延,更让药材品质和成活率显著提升。“现在不用自己担风险,收入稳了,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何仕前的感慨,道出了当地从业者的心声。
产业兴则就业旺。黄连基地的日常管护为周边农户提供了稳定的务工岗位,村民在这里务工一天可获得100元左右的收入,“家门口挣钱”的心愿成了现实。这种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眼下,刘云枣的“黄连蓝图”正不断铺展: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现代化监测系统实时追踪土壤墒情与药材生长状态;探索电商销售渠道,让青川黄连从山间直供餐桌,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他还主动牵线搭桥,邀请企业家朋友走进青川各乡镇考察,为乡村振兴汇聚更多资本力量。
“外来资本与本地技术的‘双向奔赴’,为镇里中药材产业发展打开了新思路。这种‘合作共生’的模式,正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活力源泉。”房石镇党委书记李中波表示,镇政府下一步将出台更多精准扶持政策,从技术指导、品牌打造、市场对接等方面发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迈进。
如今,青川山间的黄连愈发茁壮,不仅凝结着种植户的汗水,承载着投资者回报社会的初心,更见证着政企农三方携手,以产业升级激活乡村活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陈利、袁慧、鄢怀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