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通辽市:塞外红苹果“双提升” 产业蓬勃向未来

0
分享至

时值金秋九月,内蒙古通辽市迎来了塞外红苹果的丰收盛宴。今年,通辽市的塞外红苹果产量相较于往年实现了大幅跃升,口感更为甜美、糖度显著提高,各项品质指标均表现出色,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清河镇的果语家庭农场。王森然摄

踏入科尔沁区清河镇的果语家庭农场,满园的塞外红苹果宛如璀璨的红宝石,沉甸甸地挂满枝头,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果农们穿梭在果树之间,手法娴熟地采摘、仔细分拣、有序装箱,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丰收的满足与幸福。”

今年,东秀斌一共种植了130亩塞外红苹果。最让他感到欣喜的是,果园的产量和产值实现了“双提升”,与去年相比有了显著的增长。初步估算,总产量达到了60万斤左右,亩产值更是高达16000元以上。

东秀斌难掩兴奋之情,他介绍道:“今年亩产能达到4000斤左右,甚至还有可能更高。去年亩产是3000多斤,售价是3块5一斤,而今年售价涨到了4块钱一斤。”


果农们手法娴熟地采摘塞外红苹果。王森然摄

质检员姜雷雷也对通辽地区的塞外红苹果赞不绝口:“通辽地区的塞外红苹果品质上乘,果面颜色鲜亮、光泽度好,口感也十分出众。我们预计收购一百万斤,主要供应给全国各大商超。目前,通辽的塞外红苹果在全国市场上的客户反馈相当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东秀斌还大胆尝试了小面积的大棚种植。相较于传统的陆地种植,大棚种植展现出了诸多优势。一方面,它能够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为作物生长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等条件,作物可以提前成熟,比陆地种植提早20天上市,从而抢占市场先机。

东秀斌详细介绍道:“大棚种植采用的是高密度栽植方式,一亩地能种400多株。效益非常可观,陆地种植的售价能达到4块一斤,而冷棚种植的售价则能达到6块钱以上一斤。而且,大棚种植的品质非常好,几乎没有残果,个头还大。一亩地的大棚种植产值大约在4万元左右,而陆地种植的产值是16000元以上,差距非常明显。”

通辽市塞外红苹果之所以能够实现连年丰产丰收,背后离不开地理禀赋、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力。每一项优势都为塞外红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通辽市塞外红苹果。王森然摄

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赵宇飞分析道:“塞外红苹果在通辽的优势非常突出,特别是地理位置方面。它正好处于寒旱区果树带,北纬42°至45°的区间特别适合这种小苹果的生长。此外,我们在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突破。刚开始种植时,面临腐烂病和一些病害的挑战,但我们逐渐攻克了这些问题。在政策方面,我们也得到了大力支持。中央财政推广项目、地方财政项目以及自治区毁林毁草专项活动项目等,都为塞外红苹果的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通辽市“塞外红”苹果的栽植面积已经超过32万亩,其中盛果期面积近12万亩,年产量高达2.4亿斤,产值突破6亿元大关。展望未来,通辽市将聚焦果园改造、科技育种和品牌升级三大领域,推进果园标准化建设,打造高标准示范园;加强寒地苹果育种工作,培育出更多抗寒优质的新品种;同时,强化“塞外红”品牌的推广力度,推动产业向品牌化与质量化优势转变,实现全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高圆圆、王森然、孟灵犀)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7582文章数 2005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